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一章:回归的零号航天飞机 (第2/2页)
东西。 再加上一心多用的能力,以及吊轨、滑轮等工具和一些倭黑猩猩的配合,能让他迅速完成各种仪器设备的组装。 之前的勒落三角飞行器和零号航天飞机都能组装起来,更别提体积小无数倍,结构更简单的卫星了。 他设计的卫星,除了用于收发信号的天线组大一点外,其他的东西并不大,而且使用的材料都是那种较轻的金属。 如钛合金、铝合金之类的。 总重量即便是算上工质什么的都没有超过两百公斤,他一个人就能轻轻松松的搬起来。 ....... 忙碌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下午时分,韩元正将数控机床车制出来的零件搬运到组装室中,手上携带的呼叫机‘滴滴滴滴’的叫了起来。 韩元扫了眼呼叫机,上面显示时间‘下午三点’,顿时就明白零号航天飞船还有半个小时就落地了。 这是他预先设置的程序,除了遇到问题会呼叫外,在航天飞机返回的时候也会呼叫他一次。 将卫星零件加快速度运往组装室后,韩元迅速赶往测试场地。 澄澈湛蓝的天空中,已经有了一个小小的黑点浮现在韩元和直播间里面的观众眼中。 所有人都明白,那就是返航正在降落的零号。 ....... 天空中,零号航天飞机的身影在迅速变大,直播间里面的观众有些兴奋,有的诧异,有的在和其他人聊什么时候他们也能上太空。 部分观众不相信如此简单就能将航天飞机送上太空,认为这玩意顶多就是在天上转了一圈后就回来了。 不过大部分的观众还是相信这个直播的,毕竟直播这么多年了,这个主播从来都没有忽悠过人。 说出来的话都做到了。 至于各国的专家,对于零号航天飞机前往了一次太空并没有太多的怀疑。 这个主播制造出来的航天飞机虽然看起来很简陋,而且在控制方面看起来跟过家家玩似的。 但里面应用的各种技术相当高,做到飞上太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推力问题解决,就算是块砖,也能让它稳定的飞上太空。 像这个主播这样,一次性消耗掉数吨液态氙,就为了地面无人指挥的情况下将航天飞机送上天,在各国专家眼中宛如神豪一般。 只能羡慕的表示,这种消耗,他们耗不起。 不过这也印证了对方的科技远超地球人类,在人类手中价值极高的液态氙,在对方手中只不过是可以随意消耗的普通物资。 就跟石油煤炭一样,随便烧。 ........ 十余分钟后,底部喷射着棕红色尾焰的零号航天飞机已经能清晰的看到全貌。 降落的地点依旧实在测试场,只不过和发射点稍稍有点差距,两者间隔了十来米的距离。 这个距离对于韩元来说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航天飞机落地,强烈的尾焰气流将测试场地上的一些尘埃碎石吹的满天飞。 等待气流稍缓,韩元扇了扇眼前的浊气,上前检查航天飞机的情况。 外观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变化。 用于保护的第一层h-型氧化铝叠层材料先目视检查了一下,入目的一些保护层表面连刮痕都没有,倒是灰尘有一些。 不过这个是刚刚降落的时候附上去的。 检查完一部分表面材料,韩元微微点了点头。 对于h-型氧化铝材料的表现,他还是挺满意的。 不过话说回来也是,h-型氧化铝材料的莫氏硬度高达8.4,堪比宝石。 要知道刚玉,也就是红蓝宝石的硬度也就9.0,有些品质差的还达不到。 这个硬度,就是用小刀在上面划拉,也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在飞行的时候,只要不撞到鸟类陨石什么,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伤。 进入零号航天飞机的内部,韩元先小心翼翼的将存储设备拆了出来。 零号虽然是一架无人架设的航天飞机,但里面还是留有人为cao控的驾驶控制室的。 这个点基本就是照搬之前的勒落三角飞行器的,只有一些异常简单的功能。 至于他拆存储设备,是因为可以带回去分析航天日志数据。 虽然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将里面的数据导出来,但那个效率实在太慢了,他忍受不了。 日志太庞大,直接拆下来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到中央计算机进行读取分析是最快的方式。 存储在密闭金属容器中的磁存储设备被韩元三下五除二的拆解了下来,先运回了计算机室。 不过分析数据还要再等一两天。 他现在要先对零号航天飞机的整体硬件做一个详细的检查。 两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锂硫电池系统、功能性芯片、航天飞机的金属骨架、太阳能发电板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经过仪器检测的。 包括目测视查没什么问题的h-型氧化铝材料,同样需要经过专业的仪器进行分析。 针对航天飞机的检查,是航天飞机落地后需要第一时间做的东西。 就像飞机落地后,地面的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进行养护检查一样。 原因在于有些缺陷问题它是有时效性的。 可能在落地的时候检查能发现,但当过了一天或者两天后再去检查的时候就找不到了。 至于航天日志的数据读取分析,以及卫星的制造,那些东西都可以往后拖一拖没什么问题。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