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21.上门求和,利益驱动的国家 (第1/2页)
大隋软饭王321.上门求和,利益驱动的国家因为,这是把国家的利器当成了自己的私人物品在使用,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都不会容忍的。 再加上,这些敌国派往大隋的使者的回报,都是异口同声的说:大隋朝廷并不承认这些打着黑山卫旗帜的部队是大隋的战士。 自然,这些黑山卫战士的任何行为都不是大隋帝国皇帝的意志体现。 这种种反馈回来的信息,一下就把这些被黑山卫进攻国家的国主们给整不会了。 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奇葩的事情? 各个敌对国家的国主们非常的不理解,在大隋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黑山卫如此强的战斗力,如此大规模的部队调动,居然不是大隋朝廷的意志体现。居然没有拿大隋朝廷的一点点军费? 难道这大隋朝廷是假的吗? 这些国主们都奇怪,这大隋到底是谁在做主? 堂堂大隋的帝王麾下都是些拿着刀剑的士兵,而这些黑山卫可都是用的可以远程就杀伤的热武器。 很明显,要是大隋皇帝麾下的士兵杀过来,大家还可以抵抗一阵子,至少还有战斗的勇气。 可是,自从和黑山卫打了一仗,让黑山卫在野战中给打了一个两万比零的战损以后。再没有一个中亚和东欧国家敢和黑山卫硬碰硬了。 现在,各国只能采取对付土匪的办法,缴纳一些金银从而买一阵子平安。 至于这个一阵子是多长时间,那就要看黑山卫的心情了。 特别是,在黑山卫的庇护下,摩教的传教士和黑山卫系统的商队已经是肆无忌惮的进入到这些国家,传教的传教,做生意的做生意去了。 除了看黑山卫的心情,有一种情况,黑山卫是一定会出手的。 那就是,这些进入各国的传教士和商队的商人受到了委屈。 此时,黑山卫就仿佛是被捅了的马蜂窝,战斗力比打国战的时候都要强悍许多。 百十人的小股黑山卫战队,出入各国边境,犹如无人之境。 而百十人的战队,为这些受委屈的传教士和商人撑腰那是足足够了的。 在一年内,各国对这种状态也早已见怪不怪了。反正也打不过,也就摆烂了。 现在,这些国主考虑的关键问题是。 那,我们这些国家该去找谁求和?难道我们被打了就是活该吗? 大隋不承认对这些战争负责,只是说这是私人武装的行动。 当各国使者去追问是哪个人的私人武装的时候,就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大隋官方的回答或是解释了。 这种没有国家承担责任的战争,和强盗入侵有什么区别? 关键是各个国家都打不过这犹如强盗一般的黑山卫大军啊。各国现在能做的,就只有给边境各集团军上供,伺候好这些大爷。 并约束国内的各种势力千万不要去得罪黑山卫系统的传教士和商人。 以期获得短暂的安宁。 当然,就算这些敌国知道黑山卫是李睿的私人武装,他们也是找不到李睿来谈求和事宜的。 因为,李睿根本就没打算和任何一个方面媾和。 李睿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这些国家并入大隋。 让大隋占据最肥沃的土地,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种一定要灭国的战争,完全没有媾和的基础。 自己又何必去消耗自己的名声呢? 要知道,一旦媾和,对方国家就会进行宣传。 下次,自己撕毁协议发动战争,就是自己的人品问题了。李睿才不愿意在大隋的臣民面前消耗自己那软饭王,本就不是太好的名声。 所以,在找不到李睿,又打不赢黑山卫的情况下,帝国国主也都没什么好办法。 于是,所有的战役方向,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僵持了一年 。 现在,李睿命令黑山卫总司令部发布了进攻命令以后,这种僵持自然就被黑山卫强力的进攻所打破。 最先崩溃的是波斯湾的阿拉伯帝国。 这个帝国的统治基础是自己的宗教,但这一年时间,摩教已经随着黑山卫的生意车队走遍了整个波斯湾。 普通的老百姓对信仰的认知是最简单和实用的,信仰摩教就可以得到黑山卫的庇护。 最诱惑老百姓的条件是,一旦加入摩教,就可以用最优惠的价格在黑山卫的商队中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要是不信仰摩教呢? 看到了那些曾经的国土上的哪些人了吗? 不信仰摩教的人,不是被驱赶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