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攻心为上  (第1/1页)
    三国:从成功守住街亭开始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二章攻心为上甚至还有士卒的肚子发出了咕咕的声音。    “兄弟们,不要理会他们,援军会抵达的。”    姜叙对着众人吩咐道,下方经过大火焚烧过后,早已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了。    现在唯一可以吃的就是地上的草和草根,连树皮都没得吃的,因为大火的焚烧下,树木都被烧得一干二净。    “诸位,尔等都是大汉子民,非尔等不效忠曹魏,可目前尔等已经陷了死地,若是愿意投降,即刻可以上来吃饭!”    郭侃一边吃饭,一边对着下方的士卒开口道。    “郭侃,闭上汝的臭嘴,我大魏将士,岂会投降于汝这种偏居一隅的逆贼?我等生为魏民,死为魏臣!”    姜叙开口喝斥道。    “呵呵!”    郭侃冷笑道,吩咐手下士卒拿来了一桶馒头。    馒头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平定南中后,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经过泸水,军队车马正准备渡江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蜀军无法渡江。诸葛亮召来孟获问明原因,才得知因为两军交战,阵亡的将士无法返家与亲人团聚,因此在泸水兴风作浪,阻拦大军返程。    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大军如果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才能风平浪静。古人信奉鬼神之说,诸葛亮也不例外,但他认为两军交战死伤难免,但不能冤杀49条人命,想到这里,生出一条计策。立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rou,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    即“蛮头”,后来传播以后,就慢慢演变成了馒头,就如同三个裨将顶一个诸葛亮,演变成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一般,源于各地的口音不同,再加上以讹传讹。    “给他们扔去!”    郭侃吩咐手下的士卒道,命令他们将桶里面的馒头朝着下方坐着的魏军士卒丢去。    “诺!”    几个士卒虽然不解,但是还是执行郭侃的命令,将馒头朝着远方抛去。    “兄弟们,本将军知道尔等已经饿了,大家都是大汉子民,若是愿意投降,本将军的大门时刻为诸位开着。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曹魏送命!”    郭侃笑道,一桶馒头就几十个,对于里面的曹魏士卒来说,无疑于杯水车薪。    白花花的馒头落在地方,靠近的士卒当即就上前拥抢,甚至还有士卒因此动起手来。    一旁的姜叙则派人控制着sao乱,郭侃这招实在是太毒辣了,利用粮食来诱惑这些士卒,就是赤裸裸的阳谋,但是姜叙根本没有任何的办法。    “姜将军,不出七日,这些士卒都会归顺我军,若是不归顺,到那个时候,七日以后,就算我军不出击,都可以足足将尔等饿死了。”    郭侃看着中央的姜叙,晃悠悠的开口道,他的嘴中还嚼着馒头。    姜叙作为军中主将,有一定的名声与地位,他有为魏国尽忠的想法不足为奇,可是对于这些普通的士卒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活下去。    至于要让他们非要为了曹魏,全部活活的饿死在这里,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吩咐手下的士卒,准备一些比较大的木桶,”    郭侃转头吩咐道。    “嗯?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王双有些不理解,开口询问道。    “不出意外,今晚就会有魏卒投降我军,到时候不可能让他们爬着上来吧!”    郭侃点头笑道,让他们一直饿在里面不可怕,可怕的是给了他们希望。    既然归顺有粮食吃,他们为什么还要在里面硬撑着挨饿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