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8章 五个正果 (第1/2页)
二月,早春。 杨庆和织女夫妻二人,结束度假,收拾行李,回返星宫。 这时,他俩的孩子才睡了两个多时辰,还在酣睡之中。 给了他、还有他mama各一个吻之后,杨庆这个大忙人,又下界去黑风山以北二十里处,开始观音禅院、以及黑熊精这两难的拍摄工作。 说起来,黑熊精这厮还挺能打的,以后给菩萨打工,做一个守山大神,确实也蛮合适。 “大王啊~你把人家带出来玩,却不带青瑶奶奶,她会不会生气啊?” 婴宁这小狐狸精,以前还喊青瑶奶奶,那是因为辈分,现在却是故意把她喊老了。 “对啊,青瑶她万一知道我带你出来玩,却不带她,肯定会很生气的,我看我还是把你送回去吧!” 杨庆一边揉捏着婴宁脚上的rou垫子,一边打趣道。 “不行,婴宁难得跟大王出来玩,哪能就这么回去?” 小狐狸扭动着身子,气吁吁地撒娇道: “大王,我变成人形,让你摸我的耳朵好不好?!” 杨庆闻言,捏了捏她那黑色的狐耳,笑道: “不用变,我喜欢摸毛茸茸的耳朵。” 婴宁意呜一声,说道: “我变成人形,也能留着这样的耳朵,让我变嘛!” 杨庆挠了挠她的下巴,开始忽悠: “咱们回去之后再变,好不好?大王我不愿意,让外人看见你变成人形的模样。” 婴宁嘿嘿笑道:“是,小婴宁以后只变给大王看。” 狐狸精就是狐狸精,比其他妖怪早熟多了。 杨庆揉了揉她的头,然后吹了一口仙气,把她变成了巴掌大小,放到了自己的怀里。 婴宁挤出一个小脑袋,好奇地看着外面的动静。 当她看到猴哥时,不禁奇怪道: “大王,牵马的那位,可是孙大王么,他怎么不像你这般英伟?” “……” 猴哥的颜值波动挺大,在猴妖们眼中是美猴王,但要是用人类的审美观来看,那跟“吓人”二字就扯上关系了。 就比如眼前这座观音禅院的和尚,他们见到猴哥之后,就很害怕,觉得他又丑又凶。 直到见了唐僧,这才放下心来。 在众僧的接待下,师徒两个步入山门,就见到了上书【观音禅院】的正殿。 唐僧还惦念着菩萨的赐马之恩,可惜上次未曾相见,所以此时路过她的庙宇,自然是欢喜非常,要叩谢一番。 观音禅院的和尚们,见他气度不凡,也就没有拒绝,而是大开殿门请他进去。 一般而言,在庙里叩头,是要配合钟声的。 杨庆穿越之前,小时候跟着老爸去庙里上香,就是和尚敲一声罄,他叩一次头。 他还记得,那村庙里有开国太祖的神像,当年也都拜过。 猴哥见师父诚心为礼,便拴了马,丢了行李,去一边撞钟。 师徒二人配合无间,让杨庆拍的很顺利。 但唐长老礼毕之后,猴哥却玩上了瘾,尤自撞钟不停。 一个和尚提醒道:“拜已毕了,怎么还撞钟?” 猴哥丢下钟杵,道了句名言: “你哪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婴宁听得直笑,吸引了猴哥的注意。 只是他尚未动手,就有某个不愿意现身的杨老弟,在他耳边传音道: “这小狐狸精,是我养在山上的,莫要伤她!” 猴哥一法通,万法通,早就学会杨庆的传音入密之法,也笑着回道: “你此时过来,我师父想必又有难也?” 杨庆连忙否认: “不要胡说,我哪里知道你们这一路,会在何时遇到什么妖怪?” 又解释道:“我陪天孙游历人间两月,她已兴尽而归,我却责任在身,故此回返,而非知道你们有难。” 猴哥聪明的很,才不信他的话: “三百多年前,你就说我会脱困,如今果然应验……你这样的神算,又遍观西行之路,岂会不知哪里有什么妖怪?” 杨庆笑道: “你哪里知道,我这先天神算只能算静,不能算动。你当年被困石匣,故此能算。而这西行路上的妖魔,不但能动,还能驾云到处飞跑,我怎么算他?” “倒也有理。” 猴哥将信将疑,还是留了个心眼。 他两个还在说话,散乱的钟声,却将全院僧人都惊动了。 他们过来见了猴哥,也都十分害怕,但有唐长老在,很快就放下心来。 之后,观音禅院的院主,请师徒二人到自己的方丈喝茶。 喝了茶,用了斋饭,天色却还早。 于是,就有两个小和尚,搀着一个老僧过来见礼。 此僧,正是金池长老,今年已经两百七十岁高寿。 他虽为僧侣,却是俗人,一身装束十分富贵,审美观跟川宝差不多。 双方见礼、叙话,随后用羊脂玉盘、法蓝镶金的茶盅、白铜茶壶,给唐僧献茶。 唐僧当然也懂人情世故,所以就好好夸了一番。 金池长老稍微矜持,然后又说唐僧来自天朝上国,可有什么宝贝,让自己长长见识。 唐僧不想惹麻烦,立即推脱说东土没宝贝;就算有,也不可能万里迢迢地带过来。 猴哥一听这话,忍不住显摆起来,说自己有件衣服,乃是天孙织就,而师父的锦襕袈裟,更是佛家至宝。 天孙娘娘织的衣服? 佛家至宝的袈裟? 这厮也太会吹牛了! 众僧听了猴哥的话,都是冷笑不迭。 他们哪里知道,猴哥珍藏起来的直裰,并非人间那些商家吹嘘的堪比天孙手艺的衣服,而是正儿八经由天孙亲手做的。 唐僧那件锦襕袈裟,更是佛门扛把子、西天如来赐下,再经由南海观世音菩萨亲手赠予的好宝贝。 金池长老近三百年,收藏的七、八百件袈裟,与锦襕袈裟一比,就是纯纯的垃圾。 所以,当猴哥不顾唐僧的劝阻,把锦襕袈裟翻出来后,那上面的明珠宝石,所散发的佛光与霞光,简直都快要把金池长老的老花眼给闪瞎了。 就像那位美食专家薛家燕小姐,害怕以后吃不到暗然销魂饭一样,金池长老把锦襕袈裟借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