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三章 雅克萨之战 (第1/2页)
公元1659年,武安六年五月初一,黑龙江都司治所黑龙江城,这里原本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只偶尔有女真人经过,而如今,经过黑龙江总督王翊的精心挑选,五万汉民在被女真人称为爱珲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城池。 这座城池修建的时间前后一共投入了半年之久,落成后迅速吸引众多女真人前来定居,由在王翊的悉心治理下,一座繁华的城池拔地而起,成为黑龙江以北的主要人口聚集点。大风小说 如今的黑龙江城城中混杂定居了近七万居民,从关内迁来的汉民自然占据了主体,而东北的女真人和逃难而来的朝鲜人也增加了这座城池的人种多样性。 除了这近七万百姓外,黑龙江都司境内也零零散散定居了数万女真人,他们目前还是以部族群居为主,不过在王翊的治理下,多座城镇在黑龙江两岸拔地而起,那些女真人将在城镇建成后迁入城中定居,改变渔猎游牧的生活习惯。 随王翊北上的第五镇并没有全部驻扎在黑龙江都司境内,现在的黑龙江都司还无法供养足足有着四万名战兵的第五镇,再加之罗刹国在东北的势力还很弱小,将这四万人都部署在黑龙江都司防备罗刹国实属没有必要。 因此,经过一番商议后,朝廷最终还是决定将第五镇所属四旅分开驻扎,第一旅与第二旅分散在黑龙江都司各地修建卫所驻扎,第三旅驻扎于龙泉布政使司,第四旅驻扎于辽河布政使司。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第五镇将一直驻扎在东北三省,拱卫帝国的东北边陲了。 当然,这和定居于此地的升斗小民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汉人和朝鲜人关心的还是新开垦出来的田地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而以打猎捕鱼为生的女真人们则是关心这一天外出的收获如何。 不过,他们平静的日子很快就被打破了。 这一日,一骑快马自黑龙江城北方狂奔而来,那马背上的骑士身后插着一面红色小旗,他拼命鞭打着马匹,口中也不时高呼: 路上的行人们一看见那骑士身后的小旗,顿时脸色大变,纷纷给他让出一条道,等那骑士策马冲过后,一名曾经当过兵的中年汉人神情严峻地呢喃道: 红色令旗,是夏军军中最为紧急的令旗,夏军将令旗分为三个程度,白旗、蓝旗和红旗,白旗最为平常,普通的传令信使就是背着白旗,而蓝旗就代表发生了一些较为紧急的事情,需要快马相送,红旗代表战端将启,必须八百里加急,任何阻拦信使的人都要被严惩,诛三族。 在红色令旗的震慑下,骑士一路快马冲入黑龙江城,来到位于城池中央的总督府,他甚至来不及等马匹停下,整个人就翻身跳下马,跌跌撞撞的冲入府内,被人带到了王翊面前。 一见到王翊,他就连忙从怀中取出军报,递交给对方,同时口中说道: 他话音落下,王翊匆匆看完军报,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怒色,他将军报按在一旁的桌面上,道: 说完,王翊站起身来,道: 很快,赵良栋就得到命令匆忙赶来,他在来的路上就听说了这件事,因此在见到王翊以后,他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王翊黑着脸说道, 听他这么说,赵良栋先是一惊,随后连忙说道: 王翊转念一想有几分道理,但他并不准备就这样放过罗刹国,其中也有一点他的私心——他如今已经43岁了,和他年纪相仿的张名振已经被封为定国公,而他还止步于北溪侯,他也想要依靠军功跃身于国公的行列。 因此,他坚持道: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 见王翊坚持,赵良栋也就收起了担忧,他严肃地点了点头,抱拳行礼,随后转身离开。 当天,赵良栋就亲自率领一个标的兵马奔赴黑龙江上游,因为要攻打被罗刹人经营多年的雅克萨城,出征的兵马中还包括了一个拥有32门12磅步兵炮的炮兵营。 在目送赵良栋率军北上后,王翊马不停蹄回到总督府,命人润笔研墨,亲笔将这里的情况和他的决定写成一封奏疏,以八百里加急送回江宁。 同时,他也以黑龙江总督的名义下令驻扎于黑龙江各地的兵马整军备战,进入战备状态,还在松花江监督修建城镇的王进宝也即日率领第二旅北上。 他也没有忘记漠北的李来亨,若是罗刹国选择大开战端,那漠北也将变成战场,他当即又书信一封送往漠北,提醒李来亨早作打算。 做完这一切,王翊站在总督府的庭院内看向北方,深深叹了口气,他知道,随着他的这些军令的下达,东三省两年来的和平发展状态将就此打破。 …… 夏军出动的消息很快就被雅克萨城内的俄军察觉,但俄军并没有与夏军交手过,自夏朝设置黑龙江都司以来,他们基本是与当地的女真部族交战,对于夏军的了解只有从女真部族口中那三言两语的描述获取。 因此,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俄军理所应当地认为从南方来的夏军的武器装备还是处于冷热交替的阶段,再加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