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七章 显肃皇后郑氏(求月票!) (第2/2页)
虽然也有人出于稳重,不愿意当这个试验品,还有人担心这火车会坏在半道上将他们丢在荒山野岭当中,而不敢参加实验,但同样的也有不少愿意亲眼见识一下皇帝李存都亲自坐过的火车到底有多神奇。 很快,一千名志愿者就在铁道部的官吏的引领下登上了前往燕京的火车。 不多时,火车就在吉时起航了…… …… 赵佶以为他看不到火车从燕京回来就会回四国城,尤其是当他听见,传旨内侍让赵桓、耶律延禧、杨卜麻叠、李阳焕即刻返回四国城了之后。 但让赵佶很意外的是,李存竟然独独留下了他,传旨内侍让他前去凌霄阁候命。 凌霄阁是李存平日里修炼道家养生功夫的地方,由李存的师叔张虚左主持。 话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存始终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师父。 有人传言,自己的师父死在了玉皇宫的那场大火当中。 还有人传言,玉皇宫的那场大火其实就是李存的师父放得,为得就是逼李存走上帝王之路。 这些年,李存一直没有放弃找自己的师父,可他老人家就像石沉大海,一点音讯都没有…… 赵佶以前经常来凌霄阁跟李存探讨道家养生的功夫。 有时候,李存也会向赵佶请教治国之道,为君之道,帝王之术。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赵佶才真的打心底里害怕李存。 李存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是胜利者,自己打得赵佶毫无还手之力,就看不起赵佶,听不进去赵佶的话,而是每次都很认真的听执掌了赵宋王朝二十五年的赵佶总结的心得和教训,从中吸取对自己、对大乾王朝有用的东西消化吸收。 人为刀俎我为鱼rou。 赵佶不敢不认真地教李存,甚至不敢拿虚假的东西骗李存,连夹带私货影响李存的判断他都不敢。 身为执掌了赵宋王朝整整二十五年的皇帝,赵佶比任何人都清楚,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 关键,被李存打得好无还手之力、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以及赵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全都被李存夺走的赵佶,绝不敢怀疑李存的可怕,他十分清楚李存肯定能看出来他教导李存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没办法,赵佶只能将当初他想教导赵桓但赵桓却不屑一顾的东西拿出来教导李存。 李存绝对是一个好学生,对赵佶所教导的东西,李存不仅能轻易领会,还能举一反三,甚至还能深挖赵佶教导给李存的东西。 看着这样的李存,赵佶总忍不住想,要是李存是他的儿子,该有多好。 更让赵佶喜欢李存的是,李存还跟他一样,喜欢修炼道家的养生功夫。 而若说李存跟赵佶有所不同的则是,李存对道家那鬼鬼神神的一套和长生不老之说却是半点也不信。 但这仍就不妨碍赵佶喜欢李存、欣赏李存。 基于这种打心底里的喜欢、打心底里的欣赏,尽管赵佶十分清楚李存是他的生死大敌,但他有时还是忍不住多说了一些他当皇帝的心得。 可能是为了报答赵佶的教导,李存时不时的就会将赵佶从四国城中召出来聊聊,让赵佶见见外面的世界,不必一直困在四国城中。 这也让赵佶成了四国城中唯一一个例外。 来到凌霄阁,赵佶行了一个道家的作揖礼,然后主动问起:“陛下召小道前来,乃为探讨道法,还是为辩证帝王之术?” 不想,李存却摇摇头:“下次再探讨道法或辩证帝王之术罢,此次朕叫你过来,是叫你见一人,那人就在里间,你自行过去罢。” 带着深深的疑惑和深深的好奇,赵佶遵了李存的命令,转身来到了里间。 撩起幔布,进入里间,赵佶一眼就看见床榻上躺着的一个让他极为意外的身影! ——原赵宋王朝显肃皇后郑氏,也就是郑太后! 此时的郑太后,闭着眼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 赵佶大惊,连忙来到床榻边上,轻轻握起郑太后的手。 可能是感受到了熟悉的大手,猜到是谁来了,弥留之际的郑太后,慢慢地睁开了她空洞的眼睛。 看清来人真是赵佶了之后,郑太后的双眼之中突然有了点神采,同时她的脸色也忽然渐渐红润起来。 郑太后露出一个发自心底的微笑,柔声说道:“官家来了?” 赵佶点点头,关心地问道:“你怎么病成这个样子?” 郑太后摇摇头,示意赵佶不要乱猜,这不关李存的事,她缓慢的说道:“五年前妾身便病了,太医全都来给妾身看过了,就连陈德妃都亲自为妾身号过脉,皆言妾身得了不治之症,是陛下叫太医用老山参为臣妾吊了这么多年的命,后来臣妾随陛下来到江南,病情才好转了一点,不想,昨夜臣妾偶感风寒,这病情突然就加重了。” “这回,妾身怕是真的不行了。” 说到这里,郑太后微微动了动身子,然后用力握着赵佶的手,含情脉脉,泪如泉涌:“贱妾出身寒微,得陛下宠爱三二十年,又叫妾身当了皇后,心愿足矣,虽死无憾!” 赵佶听言也默默流泪。 赵佶想起来了,他第一次在向太后宫里见到郑氏时的场景。 那时,郑氏是向太后宫里的女官首领,而他还是端王。 赵佶每次到向太后的慈德宫请安,向太后都会命令郑氏与王氏在赵佶身边侍奉侍候。 后来,赵佶即位,向太后就将郑氏和王氏赐给了赵佶。 郑氏入宫后,因才华横溢,谦恭有礼,得到了赵佶的宠爱。 郑氏一生为赵佶生下了四女一子,存活下来的也有三女。 后来,赵佶宠爱的明达皇后刘氏去世,赵佶伤心不已,追封刘氏为皇后,郑氏于是向赵佶请求,愿意抚养刘氏的还很年幼的孩子。 这只是郑氏为赵佶做得众多的事当中的一件。 赵佶十分清楚,他之所以子嗣昌盛,郑氏的贤德大度功不可没。 所以,在王皇后过世了之后,赵佶就立了郑氏为皇后。 两人一直到靖康之变之前,感情一直都很好。 虽然靖康之变了之后,郑氏曾经动过给李存侍寝的念头,但因为她的年纪实在太大而作罢,后来她又想方设法百般讨好李存,希望赢得李存的好感。 而赵佶也因为被李存关进四国城,自身难保,顾不上郑氏,甚至是一度淡忘了郑氏。 但那只是生存本能,生存环境所迫,别说李存并没有碰过郑氏,就算李存真的碰过了郑氏,人之将死,赵佶又经历了这么多的事,该放下的也应该放下了。 现在,只剩下一对携手走过来三十五年的老夫无妻最后的道别。 赵佶握着郑氏的手,两人说了很多很多,回忆起来了很多赵佶已经忘记郑氏却刻骨铭心的事情。 最后,郑氏很是意犹未尽地说:“妾身虽埋骨九泉,然魂魄不离官家左右,切望官家莫要再执念大宋江山社稷,此事已然成为定局,再难更改,官家宜为天下苍生放手,与自己和解,安度晚年。妾不忍离去,然命分至此,官家要保重圣体,勿过于思念……” 郑氏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可她的声音却戛然而止。 此刻,郑氏的脸色依然红润,手也是暖暖的,身子还是软软的。 赵佶不相信郑氏就这样走了,他抱着郑氏的身子啜泣不已…… …… …… 本月的最后一天了,求大大们将手上的月票赏赐给大鸟吧。 要不,过了今天,也浪费了。 好人一生平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