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_第九十三章洒家施耐庵,古代版《白毛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洒家施耐庵,古代版《白毛女》 (第2/5页)

,听说已经是被反贼张士诚给占据了,施兄想要去泰州,那就是准备去投张士诚了?”刘伯温说道。

    “没错,我听说那张士诚虽出身草莽,但是颇为礼贤下士,对于百姓并不烧杀掳掠,应该能够成大事。”施耐庵信心满满的说道。

    早些年间,施耐庵曾经在杭州钱塘为官,后来因为不满jianian臣当道残害百姓,他便辞官回家读书写作。

    如今天下大乱,又听说近在迟尺的泰州义军张士诚部颇有成大事的风范,他便想要拉着刘伯温一起去造反呢。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文士,按照古代的平均年龄,早已经是属于安度晚年的时候。

    但是,施耐庵老爷子却是老骥伏枥,又是一颗雄心想要造反去了。

    不愧是能够写出好汉举义水浒传的施耐庵。

    不过,刘伯温听了施耐庵的话后,却是一个劲的摇头。

    “不妥,不妥啊。”刘伯温说道。

    施耐庵一瞧,顿时就是生气了。

    “当然是不妥,你刘伯温现在是江浙参政,三品的大员,怎么可能跟我一样去投贼,要是妥的话,那才是奇怪呢!”施耐庵生气道。

    刘伯温见状,丝毫没有动怒,反而是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施耐庵这火爆脾气,顿时就是怒了。

    “施兄误会了,我不是笑你!”刘伯温连忙解释道。

    “那你是笑什么!”施耐庵不依不饶。

    “施兄,你要是真的打算建功立业,去投义军的话,我给你推荐一个更好的去处,如何?”刘伯温说道。

    施耐庵一听,顿时就是一愣。

    “什么,此话当真”

    “哈哈,当然是真的,我刘基什么时候骗过你啊。”刘伯温笑道。

    “你说说,推荐我去哪里?”施耐庵连忙问道。

    “除州,红巾军!”刘伯温说道。

    “什么,红巾军?”

    施耐庵听罢,顿时觉得有些不太情愿。

    当今天下,红巾军声势最为浩大。

    但是,红巾军却是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占据的地方,全都是一些灾害频繁的地方。

    或者说,要不是灾害频繁,这红巾军也是闹不起来。

    红巾军占据的全是穷地方,听说连饭都吃不饱,怎么拼天下?

    而泰州的张士诚等人就不同了。

    张士诚等人出身私盐贩子,当地有盐业的聚宝盆,可谓是家底丰厚。

    听说张士诚光是叔伯堂兄弟,就能够拉起来上百号人,全都是能贩卖私盐的家伙。

    施耐庵想了一下后,便把自己的这一番心思给说了出来。

    刘伯温听罢,心中却是忍不住叹息。

    自己这个同年老兄,实在是有些看不通透啊。

    既然要争夺天下,那自然是以人为本,有了人,也就是有了兵马,有了兵马,什么东西抢不到。

    泰州的张士诚等人仅仅是占据了产盐地区,没有左右呼应的红巾军友邻,有个屁用啊。

    “施兄,建功立业可不是靠钱多,而是靠人多,那除州红巾军元帅朱元章,还有他那个兄弟朱瀚,都是人中龙凤,将来必然能够成就一番大业,我也就是牵制于宗族亲朋,否则一定去投他们了。”

    既然施耐庵已经是打算投义军造反了,刘伯温也是不再做丝毫隐瞒,当即把自己暗中襄助红巾军朱瀚兄弟的卧底本质,给交代的明明白白。

    “原来如此!我就说你刘伯温,不是那种贪图权势的jianian佞之徒!”

    施耐庵一听大喜,立刻拉着刘伯温说道。

    “施兄,你要是信得过我,不妨先去除州见一见朱瀚,先是了解一番,如果觉得他们不行,再另做打算。”刘伯温继续劝道。

    与朱瀚接触的越多,刘伯温就越是对这个少年佩服无比。

    不论是军政民生,还是纵横捭阖,这个听说出身穷苦的少年,总是能够把蒙元江浙行省的平章左丞等人玩弄于鼓掌。

    “你刘伯温的话,我当然信得过,那就去除州亲眼拜访一下这个除州红巾副帅!”施耐庵笑着说道。

    二人一番透底的交谈,立刻把原本的那点心结彻底打开了。

    刘伯温为了符合自己蒙元江浙三把手的高贵身份,如今家中已经是锦衣玉食奴仆成群。

    既然与施耐庵良久未见,自然是要把酒言欢,一叙多年的友情。

    刘伯温的夫人陈氏,也是穿着名贵湖绸的衣服,在五六个丫鬟仆妇的簇拥下,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来给世兄施耐庵见礼。

    如今陈氏妥妥的名流贵妇模样,哪有半点之前时日,为了一顿米都要去借的样子。

    刘伯温接连款待了施耐庵三日,一直到了江浙行省平章伯鲁安排下令,把那些网罗的戏班子秘密发送除州的时候,刘伯温才给施耐庵化了个身份名号,登上了去往除州的船队。

    既然是刘参政安排的人,施耐庵一路行程中,那又是受到了千般万般的照顾。

    等到了除州地界下船的时候,施耐庵甚至是有些舍不得离开这一支蒙元行省的船队了。

    “唉,果然啊,功名利禄,乃是消磨英雄气的温柔冢啊!”

    施耐庵拿着刘伯温的书信,径直进了除州城,来到府衙门前投递求见。

    “什么,你就是施耐庵?”

    朱瀚盯着眼前的中年人,露出了惊喜的神情。

    “没错,在下正是施耐庵,副帅难道听过在下?”施耐庵有些纳闷了。

    自己难道有这么大的名声,连江北的红巾贼都是听说过?

    朱瀚立刻上前,一把抓住了施耐庵的衣服,笑着说道。

    “耐庵先生,名震南北,我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听到朱瀚的话,施耐庵心中顿时就是一阵激动加高兴,简直是美翻天了。

    眼前这个少年红巾贼头,果然是有些见识,真如刘伯温所说,属于人中龙凤啊。

    光是这看人的眼光,就是绝对不差。

    “哈哈,不过是老夫的虚名罢了。”施耐庵不自觉的开始喘起来了。

    对于施耐庵这种彪炳文学史的大牛,朱瀚既然遇到了,当然不可能让他跑了。

    随即,朱瀚就是把施耐庵请上座,二人一番热切交谈。

    “哦,原来耐庵先生是打算跟我们一起推翻暴元!”朱瀚心中已经是有谱了。

    “也可以这么说罢,蒙元暴政无道,已经是气数将尽,施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