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_第一百二十章 大元求和!朱元璋才是真命天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大元求和!朱元璋才是真命天子? (第3/5页)

,特别是朱元章在江南崛起之后,他们早就听说江南的富庶繁华,恨不得全都跑到江南去享福呢。

    如今,朱元章趁着在他们大败而归的这个环节,想要实封江南,可真是让他们嫉妒发狂。

    “就算是朱元章要实封,那也是没有办法呀,如今我们距离金陵那么远,怎么管得着朱元章?而且,朱元章兄弟也不会眼睁睁看咱们渡江南下金陵的吧!”关先生冷静地说道。

    刘福通等人这时候才逐渐消气,一个个低头沉默不语。

    别看他们嘴上一个个叫嚷的厉害,但心里对于朱元章还是非常忌惮的。

    毕竟不是谁都能有本事击破蒙古人的百万大军,还能在战场击杀了元朝皇帝!

    做到这一切的全都是朱瀚朱元章兄弟,不让人忌惮才怪呢。

    刘福通等人打一个大名府都没有打下来,又哪有胆去真的跟朱元章朱瀚相争。

    “那关先生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刘福通冷静下来之后问道。

    “其实,江南已经是朱元章掌控之中,实封也不过是个名义罢了,就算实封给他们,我们也没有什么损失,反而还能哄着他们开开心心,可以继续给咱们供应粮草军需,等到我们打下大都,号令北方群雄的时候,他朱元章一个小小的偏安吴王,也不过是当年的南唐后主罢!”

    “偏安江南从来都是自取灭亡!”

    “从古到今,都是以北胜南,却没有谁从南向北征伐天下的!”

    “所以,让朱元章实封吴王,无所谓的事!”

    关先生的话,让刘福通顿时心气儿顺了些。

    “对啊,从古到今,全都是从北向南一统天下,等到咱们夺了北方天下,那就可率百万大军南下江南,就不信朱重八这个小和尚,还敢不服?”刘福通说道。

    与众人商议完毕,立刻就是派人去给了朱元章回复,不仅答应了朱元章请奏,而且还以大宋皇帝韩林儿的名义,赐予了朱元章节钺、车马、仪仗、黄伞、华盖等一应超越规格的封赏。

    在历史上,拥有这些的人,可都是一个个名满天下的大权臣。

    朱元章实封江南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元朝的京师大都。

    奇皇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非常的高兴。

    元朝君臣们纷纷觉得,红巾军内部已经产生的内讧征兆。

    这一方是刚刚遭遇兵败挫折的皇帝韩林儿,另一方面是掌控大批钱粮军队的一方诸侯,红巾军以后会有惨烈的内斗!

    这可给元朝上下君臣,看到了难得的时机!

    面对这个局面,奇皇太后立刻趁机在元朝推行变法图强。

    经过几次三番的挫败,元朝上下不少人都觉得要改变之前的施政策略,才能够保住大元朝的江山社稷。

    面对这个建议,奇皇太后自然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他们的地盘儿如今丢失了大半,若是再不变法图强的话,连唯一的大都都恐怕都要保不住了。

    要是变法惹出了大乱子,那也无非就是丢掉大都。

    做不做改变,总归都是一个结果,还不如拼一拼。

    大元朝的这一次变法。

    不仅仅是对于中原汉地的变法,也是一次对于草原后方的一次变法。

    在接二连三的红巾军之乱中,大元君臣们看到了一个令人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对于大元朝最忠心的人反而是中原一带的蒙古官员和汉人官员。

    草原后方上的部落诸王们,反而是一个个出工不出力,哪怕调集兵马,也是尽量拖延或者调拨一些老弱。

    对于这个现象,奇皇太后等人都是觉得中原的蒙古官员和汉人官员们,都是受到了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所以对于大元朝才真忠心耿耿。

    儒家的忠君可真是个好东西!

    这一次变法,必须大大的把提升儒家地位,甚至恨不得提高到国教的地位。

    全大元所有人都是忠臣的话,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反贼了啊!

    所以,大元朝的这一次变法,第一项就是尊崇儒家!

    比当年汉武帝更加厉害的独尊儒术。

    奇皇太后和皇帝爱猷下令,加封至圣先师孔子为大国师。

    尊号‘文治武功至圣大国师’!

    孔子的后裔衍圣公孔克坚为任大国师。

    草原蒙古诸王,在各部中必须宣扬儒教经典,而且还要每个部落首领营帐中悬挂孔子像。

    其实对于草原各部来说,许多人一辈子也不会来到中原一趟,他们在草原上安稳当自己的牧民,对于谁是孔子,孔子是谁,压根就是不知道的。

    “这孔子,到底是个什么厉害的人啊?”许多蒙古藩王纷纷向大都派来的使者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从大都城内使者却是对一帮子文盲蒙古人很难解释。

    “孔子这个人,自然是顶厉害的人,他让手下三千弟子听命!”

    蒙古首领们一听,“孔子那一定是很能打,不然三千个人,怎么会听他一个人的号令!”

    使者对于这个说法也是不置可否,毕竟他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儿呢。

    孔子肯定是很能打,不然那三千个刺儿头徒弟,怎么可能乖乖听命呢。

    等到蒙古首领们一看发到手的孔子像,却是又纷纷质疑起来。

    “孔子长相不大对呀!”

    他们觉得一个文质彬彬的老头儿不可能是什么孔子形象,一时之间,许多蒙古首领们纷纷向朝廷汇报自己的这个发现,肯定是发错了图画。

    对于这个建议,大元朝君臣展现了非常灵活的底线,只要能够在草原宣扬孔子忠君思想,什么模样的孔子都是可以的!

    很快一个崭新的孔子形象就是草原各部流传开来。

    这个符合蒙古人心中的孔子,就从原本穿长袍配长剑的和善老头儿,变成了一个留着蒙古发型,穿着一件蒙古摔跤服,上半身赤裸肌rou,腰间左边悬挂着弓箭,右边配着弯刀,背上插着一壶羽箭,身后飞着一只雄鹰,满脸横rou的壮汉!

    这就是让大多数蒙古人认同的孔子形象!

    而在中原之地区的推崇儒家,当然是不能这么搞,你要是把读书人心目中的孔圣人形象变成的一个肌rou版的成吉思汗,那可就要起到反效果。

    元朝在各地纷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