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六章:敦煌军情急报 (第2/2页)
? 在换句话说,人家这一招叫做防患于未然。 不用的话等到秋收就更新换代,保证粮食始终都是新粮,保证仓中的粮食不至于长期不用而放坏。 真要是用的话,朝廷也不至于一时半会儿的筹不出粮食。 至于那些眼瞅着国库比去年充裕了一些,想要干点其他事儿的大臣们,桑弘羊就只能说抱歉了。 你以为皇帝只是在考验刘破奴吗? 屁! 皇帝跟刘破奴同堂处理政务已经几个月的时间了,而据人说皇帝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轻松,搞的每天来处理政务根本就不像是处理政务的,反倒是更像来放假休息的。 你说这刘破奴能力行不行皇帝心中难道没有一点逼数吗? 之前收拾了一批人,虽然剩下的都老实了,但是不是真的老实谁又知道呢? 与其说皇帝是在考验刘破奴,反倒不如说皇帝是在考验他们这些大臣呢。 聪明的桑弘羊可谓是走在了众多官员的前头,反正只要刘破奴不乱来,不让自己下不来台,剩下的他想干啥就干啥,谁爱拦谁拦去,反正老夫是不拦。 …… 桑弘羊的动作很快。 快到连刘破奴都没反应过来呢,这边就来汇报事情已经办好了。 当天回去以后,桑弘羊立即让人对国库粮仓进行了重新的划分。 粮仓不是说建就建的,首先要选择地势高的地方,这样下雨积水什么的不会将其淹没。 其次要选择土质硬,且干旱的地方,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老鼠等动物钻进去偷吃,同时还能防止因为环境潮湿而导致的粮食损坏。 而你以为的粮仓都是在地上建个房子什么的就行了? 大错特错! 虽然地面上的确有房子,但真正的粮仓都是在地下的,深度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会有些差别。 而放在地下的另一个好处便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全年温差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至于太冷,也不至于太热,从而影响到粮食的质量。 反正国库粮仓很大,就算去年增产了,可也依旧没能填满国库粮仓。 桑弘羊甚至都没有专门腾空粮仓去划分,直接就把一个角落内的几个仓让人用围栏圈了起来,然后单独指派人手去负责这片粮仓的日常管理。 战备不战备的并不在于地方在哪里,而是要看是怎么管理的,这一点桑弘羊还是分的很清楚的。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而刘破奴的精力始终都在新军身上。 李广利已经出征一年多的时间了,算一算也差不多是时候该传回来消息了。 新军扩军,依旧是在京兆尹周围进行的募兵,而且有了之前的例子,这一次募兵的速度很快,前后不到半个月,便征满了两万人。 而关于新军的武器装备,自打确定了以后,刘破奴就直接下令全力制造。 事实上也没什么难的,新犁用不了多少铁,但不管是铁矿还是冶铁坊,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 而造枪也就是一根枪管,扳机,打火装置而已。 刘破奴采用的是一体化的铸造工艺,每次铸造一个部件,而这也就提高了制造的效率,工坊只需要练上一炉钢,就能直接造五六百根枪管,或者几千个配套的部件。 两万只燧发枪,看似很多,但实际上蓝田工坊的冶铁坊全力开工的话,不到五天的功夫就能造出所有的配件。 木托什么的就更简单了,直接从工坊中拿出一部分木匠打造枪托就行了,所以在两万兵力到位一个月后,工坊在不紧不慢的忙活了两个月后,两万只燧发枪就这么交货了。 而这个时候新兵已经训练了一个多月了,基础的一些知识也都掌握的差不多了。 刘彻离开长安三个半月后! 太初元年,三月二十五。 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春耕收尾的百姓,去年收成好,今年家伙事儿用着趁手,家中有了余粮,所以大家都想多种一些地。 虽然会让自己今年的口粮依旧紧张,但只要熬过这个夏天,等到秋天的时候一切就都好了。 一骑飞骑从西而来,身上插着数面红色的旗子,随着战马急速的奔跑迎风而扬。 一路上到处都是提前躲避的百姓,生怕躲避不及而耽误了朝廷的大事儿。 而在躲避的同时,不少人的心头也更是勐然一颤。 这是军骑,身上插了那么多面旗子,这显然意味着西边的情况很是糟糕…… 飞骑并没有因为众多百姓凝重的脸色而停下脚步,战马吭哧吭哧的大口大口的穿着粗气,脚下的步伐尽管越来越慢,可身上的骑士却丝毫没有怜悯的意思,一个劲儿的重重击打着战马的屁股。 而在进入长安城之后,战马似乎早已筋疲力竭,骑士虽然也很累,但这个时候却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情急之下,骑士抽出身上的大宝剑,用剑的头部力道适中的刺入了战马的屁股。 勐然吃痛的战马再次发力,使出浑身最后的力量朝着前方冲刺而去。 飞骑在抵达未央宫前的时候,骑士这才大声的吆喝了起来,听见声音的羽林军连忙清理道路,打开城门,并且派出骑士在前方准备引路。 “敦煌军情急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