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节 第七维度 (第2/2页)
子终端产品,绝对一查一个准。 普通资料来狮城之前就有了,所以茉莉给的资料都是精简过的。 父亲疼爱儿子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做为大当家的石海同样如此,总是给予石光耀最好的,从小不让他沾染不干净的帮会事务。 即使石光耀年纪大了,关系不如以前了,石海还是坚持初衷,唯一做的就是让儿子加入了帮会,这还是想着用这层身份来保护石光耀的。 可是从小生长在帮会的环境里,耳濡目染的石光耀,很不喜欢父亲的所作所为。 不过在未来五合会瓦解后,石海所做的一切,给儿子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石光耀被警察抓住后,没几天就释放了,因为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他有罪。 因此,季东亮的未来档案资料中,没有石光耀详尽的资料,只有四个字无罪释放。 这还是大当家石海的关系,资料里才连带的提到他,相比下面的小头目不管什么罪,过半都没有出现在季东亮资料里,可能资料量太多、或者罪行不大的原因吧。 手中没有捷径,但通过侵入石光耀的手机,结合外围调查来的信息也是很全面的。 私人生活方面,如何糜烂那都是些不疼不痒的小事,季东亮并不关心,他需要的是重点。 在报告第三页就发现个有意思的情况,石光耀与狮城这个小国家的副总的小妻子有染,这里有比较污的聊天记录为证。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心理有什么阴暗的一面,就偏向使用什么阴谋诡计。 所以也怪不得石光耀用男女那点事当作谣言,攻击季东亮与张娟。 关于季东亮的谣言再大也是小事,但石光耀与官员的小妻子有染,这是这个小国家的大事件。 真真假假的谣言才是最有杀伤力的,这件事要是当谣言放出去,石光耀不死也要脱层皮。 不光狮城行政方面不会放过他,石海也不会放过他,石光耀的所作所为是在挖五合会在本地的根基。 石海一派能在此地久安,就是得益于与行政官员们的关系融洽,利益与共,可此事一旦暴出来,就算关系不会完全破裂,也会跌到低谷。 大当家要想把关系调和到以前状态,只能破财,但不可能是一点点就能解决问题的,这要割五合会的rou才行,而且是一大块,还是长条状有后遗症的那种。 季东亮想想还是决定算了,如果真要把这个消息放出去,还不如把事情坐实,结合其他手段,悄无声息而且快速的至某些人于死地。 而且当作谣言放出去的话,会出现混乱,会打乱五少会议的节奏,甚至有可能会议因此被取消,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不得不防,哪怕推迟都是不可接受的。 季东亮可不想因为任何一点变动,让自己的计划泡汤,影响到警方的抓捕计划,所以现在最好的就是不要去触动计划的根本。 不过不想因此发生什么改变,不代表季东亮会把这个消息搁置,他开始在想怎么利用……这可是拿到了石光耀的短了。 报告的后半部,就是调查石光耀的目的,与季东亮猜想的一样,他背后的确有人支持,而且是令人咂舌支持者。 第七维度,这里它是一个团体的名字,同季东亮在米国接触过的尤妮丝一样,是一个知名的金融团体。 尤妮丝组织是以米国为主,创建定义和成员的分布,都是如此,虽然现在成员扩展到全球,但都是从米国走出去的。 而第七维度,名气远远超出有传奇之称的尤妮丝,在很多书本杂志中给它的定义,上升到史诗、神话一级。 季东亮在少年时期就看过这个团体的不少介绍,可以说熟得不能再熟,只是没想到自己能有机会伸手触碰的一天。 该团体是全球最大的民间金融团体,没有之一,也没有任何官方金融团体能够和它相提并论。 因为第七维度团体的成员,就是来自世界各大财团、超大集团、各个金融机构的股东们,包括许多官方金融里面的大佬。 比如与季东亮敌对的诺柏夫集团的几个大股东,还有仁济集团的几位大股东,都是该团体的成员。 成员广泛,但不代表进入团体的门槛低,就拿尤妮丝团体里面的成员们来说,也只有少数几个有资格进入第七维度。 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们,汇集在同一个组织内交流合作,但不意味着没有争斗,他们有利益的时候握手,有冲突的时候拔刀相向是常有的事。 这样的话,让很多人不理解该团体的意义,普遍认为一个团体就应该携手共赢、互帮互助。 问题是,地球就这么大,以前一个个同级别的团体都被踩在脚下,让大佬们现在都聚在了一起,翻个身都不免有磕磕碰碰。 再说加入成员们的集团都要发展、都有个人的利益追求,伴随的,肯定就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 团体出面解决矛盾就是阻止别人得到利益,即使解决了也不会十全十美,发生的次数多了反而积怨了。 所以第七维度的高层们干脆选择不管,但规定必须师出有名,也就是说属于正当商业竞争的范畴,不能恶意侵夺、不能累及无辜、不能聚众互相攻击,否则逐出第七维度。 规则约束每个人,也保护了所有成员,特别保护了那些靠自身打拼兢兢业业做强做大的大佬们。 很多人挤破头的往这个团体钻,好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比如还有金融机构之间的互溶,多边投资发展与担保,金融的融资与流通,解决投资争端等等等等。 该团体虽然松散,但层级制度严格,权柄越高的话语权越大,得到利益越多,甚至可以达到左右一个国家决策的高度。 世界上百万亿的三个大集团,如诺柏夫集团或者仁济集团,就是长期有人占据高位,才发展得如此迅速的。 这也是仁济集团当初声援大成集团的时候,发起冲突的五合会不敢轻举妄动的根本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