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敲打太子! (第1/2页)
夜。 长乐宫。 当今圣上寝宫之中。 永兴大帝古长空身着便服,背靠在由沉香木打造的龙榻,手中握着书本,双眼微眯。 下方跪坐在蒲席上的是当今太子古元文,以及秦王古元武。 永兴大帝古长空奉天建难的时候还是藩王,子嗣不多,三儿四女。 都说自古皇家最最无情,哪怕是父子,也会相互猜疑。 但在这家父子之间,倒是没有体现出来,三人在一起,气氛不显得凝重。 古元文身着明黄色四爪龙袍,不过他的身形甚是圆滚,将龙袍撑得满满当当,大头圆脸,显得极为和气。 而古元武身着玄黑蟒袍,整个人身上散发出一种气势,与当今圣上神似,不知情的人必定以为他才是太子。 三人都在各自喝着茶水,场面沉默。 “陛下,您说我这...腿都跪麻了,您有什么话要跟我俩说啊?”古元文一笑,眼睛便眯成了一条缝,揉了揉膝盖。 “怎么?等不及了?” 古长空缓缓翻身,正襟危坐,目光落在太子古元文身上,道:“元文,朕听闻,你想要为当年前朝那帮人翻案,想朕赦免他们,可有此事?” 此言一出,气氛登时有些沉重起来。 前朝之事,古长空多次在朝会上提及,就此停止,永不再议。 没想到此事,太子也参与其中。 一时间,古元文渗出冷汗来,他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道:“陛下....儿臣...的确有这个想法来着...” “混账东西。”古长空脸色一冷,不悦道:“那你的意思,朕是得位不正,坐实了?” “不不不,陛下,儿臣绝无此意。” 这一声厉呵,吓得古元文,肥胖的身子匍匐在地上,道: “陛下,儿臣是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六年,世人已经遗忘的差不多,也该过去了。儿臣并不是翻案,而是想要请赦免那些人,让他们回来当普通老百姓,这反倒彰显我大乾永兴一朝,宽宏大度,问心无愧...” 前朝永昌一朝,拒不接纳新朝的官员,破京城的那一刻,便当场处死。 当然为了避免天怨人怒,这些人的家属并没有被处死,而是贬为披甲人,流放宁古塔,足足有三万余人。 古元文所说的赦免那些人,便是这三万余人。 “为何这么做?” 古长空眉头微皱,冷冷道:“难道是体现你的宅心仁厚?” “你现在是太子,做事情要衡量利弊。而不是靠一颗善心,你这样,朕如何放心将江山托付于你?” “还是说,你觉得朕这个皇帝做的不好,想要取而代之?” 此言一出,寒意刺骨。 世人皆说,当今太子宅心仁厚,宽心爱民,体谅下属。 可古长空觉得,若是凭借仅宅心仁厚,是当不好这太子的。 其实他心中,更喜欢次子秦王古元武,做事情雷厉风行,干练果断,这江山打下来,古元武有莫大的功劳。 几年前,在古长空曾在立太子一事摇摆不定,满朝官员觉得据理力争,自古只能是嫡长子为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最终是内阁首辅一句话,让他彻底下定决心。 好圣孙! 太子古元文有一子,名为古闻钦,天资聪慧,深得圣心。 而古元武并没有什么出色的子嗣,这让古长空最终下定决心,立古元文为太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喜欢这个太子。 见古元文满头大汗,古长空淡淡道:“怎么不说话了?” “儿臣...儿臣....” 古元文也没想到,这事情怎么就传到父皇耳朵里,一时间梗塞,半响才说出口:“儿臣是想为父皇分忧。” 古长空道:“此言何意?” 古元文咬了咬牙,道: “这些年,各地灾祸不断...传闻是国运大损所致。” “被流放的那些官员的家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