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九章让人摸不透的杨帆 (第1/2页)
作为立志要成为千古一帝的人,李二一直认为朝局全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这是他的自信,也是他的骄傲。 可现在却让他有些彷徨起来。 难道以前自己太宽容了? 以至于这些人敢明目张胆一起要挟、逼宫。 为了私欲,这些人枉顾帝国的利益和皇权的威严。 对一名为帝国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青年才俊如此肆无忌惮的攻讦,底限何在? 这一刻,李二陛下是真的生气了! 一旦动了江南的这些官员,定然会使朝局动荡一段时间。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长孙无忌却只是默默的站立一旁,既不煽风点火,也不劝解阻止,好像是一名看客。 就在李二陛下琢磨着拿哪一些人出来开刀,做一些杀鸡儆猴的举动时。 内侍来报,杨帆派长史权万纪进京觐见。 闻言,李二陛下微微错愕,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江南有变? 要不然此刻怎会轻易派长史进京呢? 李二陛下没说话,心头却不断揣测。 难道长史是来游说自己护祐杨帆的? 转念一想,即便杨帆让人来求自己庇护,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如今几乎半数的御史言官群起弹劾一人的场面,这在历朝历代都极为罕见。 自大唐立国以来,更是前所未有。 这种局势所给人的压迫感,所形成的舆论攻势,即便是他这个皇帝都觉得有些窒息。 杨帆年纪轻轻,未经历过朝争,在重压之下惊慌失措派人向自己求救也情有可原。 如此一想,李二更加担心起杨帆在江南的处境。 毕竟,若是杨帆顶不住压力撂摊子不干,那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可就要前功尽弃了! 而一旁的长孙无忌微眯的眼睛却闪过一丝笑意。 他的观点与李二差不多,杨帆定然是承受不了压力,特意派人来长安请求陛下庇护。 可长孙无忌却并不看好李二能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朝争可不是仅凭皇帝的权威就能摆平一切的。 毕竟,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也必须权衡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若一味的偏袒杨帆,对江南的一些官员大众干戈,必然会使朝纲大乱。 李二想要成为千古一帝,必然会谨慎考虑。 毕竟,杨帆如此大张旗鼓与江南士族作对,还试图提高商人的地位,这可不仅仅只是江南的问题。 因此,杨帆最后的结局只有惨淡收场。 虽然觉得杨帆已经走投无路,甚至回天乏力,但长孙无忌并不打算马上参和到江南士族与杨帆的争斗之中,他只想静观其变。 片刻之后,权万纪便被内侍带到了殿内。 “微臣见过陛下,见过赵国公。” 一进大殿,权万纪便深深揖首一躬。 此次派权万纪进京,杨帆当然不是为了让皇帝力保他。 因为杨帆知道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 如今江南的枪杆子掌握在他手里,这些跳梁小丑根本不足为惧。 之所以派权万纪进京,除了想表达自己对那些江南士族弹劾自己的不满之外。 也是因为权万纪对江南的改革,特别是华亭县的改革是除了自己以外理解最为深刻的。 对于江南的一些举措,只有权万纪是最合适的解释人选。 他能够很好的述自己在江南的所作所为。 “免礼!”李二陛下挥了挥手,瞅了瞅风尘仆仆的权万纪,问道:“杨帆派爱卿前来,是因何事啊?” 权万纪恭声道:“微臣前来,是受大都督所托,有一事相求陛下。” 此时长孙无忌冷哼了一声,说道:“莫不是杨帆挺不住了,派你来求陛下护祐?” 权万纪眉头皱了皱,却并未理睬长孙无忌,而是郑重对着皇帝说道:“大都督让微臣带话,请求陛下不要惩罚那些弹劾他的御史言官,更不要对那些针对他的官员大开杀戒,因为这样容易引起朝局动荡……” 闻言,李二陛下直接愣住了。 真没想到杨帆派权万纪进京,居然是为那些针对他的江南官员求情? 这画风不对啊! 杨帆那混球不是一向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么? 难道这小子又想玩什么套路? 李二陛下的脑子快速运转,思考着杨帆此举背后是否有什么其他含义。 而一旁的长孙无忌却不这么想,认为杨帆是在耍计谋。 于是不屑地道:“权长史,你也算是官场老人了,怎么还配合杨帆玩一出欲擒故纵的苦rou计?” “呵呵,他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杨帆现在主动向江南士族示弱,置陛下的爱护于何地?” 这些话很明显,就是想告诉皇帝杨帆已经屈服于江南士族。 一字一句,全是满满的嘲讽,甚至是故意挑起皇帝的怒火。 因为长孙无忌知道,皇帝是绝对不可能轻易放弃江南的。 如此拱火,就是为了打击杨帆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此时,长孙无忌不由暗喜。 在他看来,杨帆一定是被朝中疯狂的弹劾给吓住了。 眼见自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又害怕皇帝不保他。 所以不得不派人到皇帝面前故意搞这么一番说辞,目的就是要挟皇帝力保他。 因为杨帆也能看出皇帝对江南志在必得,所以来了一招以退为进。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觉得杨帆这一招很高明。 如今杨帆想两边讨好,长孙无忌当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长孙无忌很了解李二陛下。 李二这个人很英明,但实在太爱惜名声了! 为了成为千古一帝,东征高句丽已经成为了皇帝心中的执念。 把江南掌握在手中,能够为东征提供雄厚的后勤保障,所以皇帝不可能放弃江南。 杨帆显然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让人传来这些话,就是想告诉李二陛下。 如果不力保他,那他就和江南士族那些人和解了。 所以,长孙无忌直接挑明杨帆此举有险恶的用心。 因为长孙无忌知道,李二陛下很骄傲,最恨的就是有人要挟他。 长孙无忌故意往这方面引导,就是让皇帝心头产生不悦…… 果不其然,听到长孙无忌这么一说,李二自然而然也往这方面想。 于是看向权万纪的目光就有些不善。 李二心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