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降圣恩尽显帝王心 (第2/2页)
意更多则是向他人表明,李奕是他永康帝的亲信之人。 这赐官一事,李奕早有预计,只是他未想到,永康帝竟将宁国府改制为官邸赐给了他,这便颇有些意味了。 一个五品官,以一座国公府作为官邸,虽说将会降改规制,但也有些逾距,李奕能想得到,下一次上朝时,那些士林党将如何借题发挥了。永康帝不可能想不到这一层,可他依旧为之,可见,风雨欲来之势。 中年太监拿起最后一道圣旨,宣道:“奉天敕曰,今有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林氏,秉性端惠,持躬淑慎,秀外慧中,朕闻其恪恭久效于闺闱,将至及笄,兹特以指婚文华殿大学士李奕,则有司择吉日订婚。钦此。” 随着太监宣读声落下,荣禧堂内宛如坠入冰窖,连同李奕在内,所有人脸色皆变得极为难看。 薛宝钗与林黛玉并肩跪着,俏脸煞白,一双杏眼圆睁,全然不敢相信方才所闻,其身边的林黛玉也满目难以置信的神色。 而一旁的贾宝玉,紧咬嘴唇,眼泪直流,身子更是抽搐不已,若不是贾政事先瞪了他一眼,说不得又要不顾一切大闹起来。 “李大学士,贺喜贺喜,加官进爵,又得圣上赐婚,这般圣眷,当真羡煞旁人。”中年太监笑道:“请领旨吧!” 说着,中年太监将圣旨奉出。 李奕却跪在地上,恍若未闻,脑中思绪疯狂运转。 气氛一时僵持下来,中年太监却也不急不恼,依旧那副皮笑rou不笑的模样。 “奕二哥!” 强压心绪的薛宝钗见此一幕,怕李奕冲动抗旨,忙喊了一声。 李奕这才接过圣旨,沉声道:“谢主隆恩。” 待众人起身,李奕手握圣旨对中年太监道:“公公,我要进宫面圣。” “奕二哥,莫要意气用事……”薛宝钗闻言也顾不得伤心,劝道。 李奕转身看向薛宝钗,见其娇俏面容满是忧心之色,笑道:“你放心,我有分寸。” 那太监笑了笑:“圣上早有预料,让老奴来时便备好了轿子,李大学士,请吧!” 李奕颔首,转而对薛宝钗温笑道:“等我回来。” 言罢,又看了一眼不知所措的林黛玉,转身与太监离去。 养心殿,御书房。 永康帝将手中的书放下,俯视着跪在下面已有一个时辰的李奕,淡淡道:“朕实不希望你来,李奕,你令朕失望了。” 话虽如此,永康帝内心想法却截然相反,李奕若不来,他才是会忧心难安。李奕来了,说明其尚且珍重儿女之情,既有感情,那便容易控制了。 须知,古往今来,无情之人,才是最可怕之人,李奕若能做到刘邦抛妻刘备掷子之举,永康帝反倒要提防上心了。 听闻永康帝所言,李奕回道:“非微臣持恩自重,恃宠而骄,实薛家之女与微臣早已私定终身,此为情。且薛家自上京以来对微臣坦诚相对,无微不至,此为义。微臣承圣人教诲,万不敢做那无情无义之人。” 永康帝冷笑一声,道:“好个有情有义之人,朕且问你,是你的情与义重要,还是忠,更重要?” 李奕道:“自是忠更为重要,然微臣之情义与忠心并无冲突。” 永康帝淡然道:“你错了,李奕,迎娶林如海之女,便是尽忠。” 李奕闻言,顿时恍然。 永康帝见他神情,知他会意,便拿出一封密信,扔给李奕。 李奕打开,细细读完,轻轻叹了口气。 永康帝道:“莫要因儿女情长误了前程,你尽忠辅佐朕,朕自不会亏待于你。准备半月,然后陪着你的未婚妻回扬州,与你岳父商定完亲事再返京。” 永康帝淡然的话语,却显得无比冰冷。 李奕深吸一口气,面色恢复如此,恭敬道:“微臣明白。” “去罢。”永康帝说罢,不再理会李奕,再度拿起书本看了起来。 李奕出了御书房,望着高悬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 他早猜到林如海是永康帝的亲信,却没曾想,为了将自己绑死在保皇派这条船上,竟不惜牺牲林黛玉,把她赐婚于自己。 不对,在林如海看来,这或许并不是牺牲,而是一石二鸟。既为林黛玉挑了一个好夫君为自己选了一位好女婿,又顺水推舟给永康帝一个人情便于永康帝捆住他的好女婿。 如若不然,林如海也不会在密信里主动提出赐婚的请求。 且于永康帝来说,也是一石二鸟之计,既通过林如海的关系加固对李奕的控制,又能敲打一番李奕,以免他因蒙受过多圣眷而狂妄自大,不惧皇权。 这便是帝王心术…… 李奕迎着夜风,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好久没有受过这般委屈了,看来,计划该提前些了,这次重回江南,或许就是个契机。 永康帝欲让李奕借回江南商定亲事之由,暗中配合林如海解决一些棘手的事务,可谓是暗度陈仓之策,李奕便将计就计,再暗度一番已经被暗度的陈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