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无剑闯江湖 (第2/2页)
变不了什么,但至少是个有用之身。” 张南周猜测也许是黄氏的死触动了他:“世间险恶,文剑兄何以防身呢?” “但有一身正气尔!”孔文剑豪放地说。 “你去游历的路上,有什么事情可以书信给我,送到楼烦学宫就行,只盼一路平安顺遂!”张南周能看出他有些故作豪迈,可心底着实佩服他。 “多谢!走了!”孔文剑说完,起身欲走。 “这么匆忙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不我待!”孔文剑有些激动起来。 “江湖远大,文剑兄万勿忘记归路!”张南周朝下楼的孔文剑劝道。 孔文剑悠悠下楼,一边走一边说道:“天下虽大,不过东西南北尔!” 虽相识不久,但在孔文剑的背影消失后,张南周依旧怅然若失。然而,此时又有孔文剑的声音从楼下传来,声音粗犷浑然不似之前的彬彬有礼:“妈的,剑未配妥,出门已是江湖,哈哈……”随后声音随马蹄远去。 张南周怔怔地端着酒杯,心想如此儒雅癫狂、洒脱不羁才不负少年,心情慢慢变得不再低落,然后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起身前往应城县令李书麟的府邸,孔渊之就在那里等他。 路上他边走边琢磨,那个刘江肯定活不了,不论适用腰斩、枭首或弃市,终究是个死,梁朝虽沿用晋律,但不孝两个字就会令他遇赦不赦,至于吴氏,他想到了孔文剑跟他说的以礼入刑,再结合自己对这事的看法,心中便有了主意。 不多时,就到了李府,由下人引到书房后,见到了那位儒雅老者,身上虽无盛气,但却令人心生仰慕之情。 “小友就是张南周吧?刘老近来可好?”孔渊之问道。 “谢夫子挂念,师兄身体好的很,就是眼花的厉害。” “坐下吧,”等下人端上茶水出去后,孔渊之接着道:“想必刘老也跟你说了,这次借刘江之事惊动刘老,老夫本意是想劳烦刘老能够给朝廷的廷尉、御史台和各州郡开堂讲律,刘老却说立法知法不如用法,就把你给推荐过来了,就此事你先说说看。”孔渊之说完后慢条斯理地品起茶来,等着张南周的回答。 “《论语》有云:‘不学礼,无以立’,百善孝为先,殴伤、詈骂父母大大违背礼制,为律法不能原谅,而詈骂致使父母自杀的,更是无法原宥。处罚虽有从轻之说,只是为了碰到难以决断的案件时避免错杀冤杀,从而遇赦而赦,但绝不是对恶人找理由轻判,故刘江虽遇恩赦,仍应处以枭首。” 张南周抿了一口茶,接着说:“吴氏身为刘江妻子,其对公婆的关爱之心并非天生的属性,本‘义’从事。黄氏所愤恨的,应是其儿子刘江,而不是儿媳吴氏,故遇恩赦,可免吴氏弃市之刑。汉制九章虽已湮没,其不道不敬之目见存,师兄在《律表》里言道,亏礼废节,谓之不敬,逆节绝理,谓之不道。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同理也。” 张南周侃侃而谈时,孔渊之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他越来越满意地看着张南周青涩但软须初露的脸庞。张南周话音刚落,孔渊之就已大声赞了起来:“好!营国之本,礼教为先,难得小友看的如此清晰,刘老的眼光还是这么准!喝茶,喝茶!” 待张南周喝过茶后,孔渊之继续说道:“实不相瞒,这次相见呢,主要是想看看小友是否如刘老所说的那样,今日一见,想来小友已得刘老真传,老夫这里闲杂之事太多,新案旧案难免有谬误之处,还望小友能够帮助老夫理案查囚,如有枉滞以时奏闻,使申冤有门鸣屈有路。” “师兄嘱咐我一切听夫子安排,只是我这年纪和身份...” “无妨,我朝自有特使查囚制度,老夫安排你为廷尉特使,有权去各州郡调取查阅已决和未决之案,这是你的告身和特使官印。”孔渊之将之前就准备好的东西递了过去。 张南周接过来打开告身,只见上面盖有‘尚书吏部告身之印’,官印上刻得应是‘廷尉特使’四个隶体字。“多谢夫子!”张南周道谢时却心想,也不知特使的俸禄如何。 “好了,你旅途劳顿先下去休息吧,这官印另有用途,午后我再细讲给你。” 说罢,孔渊之即着人安排张南周下去休息。他则提笔写道‘夫题里逆心,而仁者不入,名且恶之,况乃人事。故殴伤咒诅,法所不原,詈之致尽,则理无可宥。罚有从轻,盖疑失善,求之文旨,非此之谓。刘江虽值赦恩,故合枭首。妇本以义,爱非天属,黄之所恨,情不在吴,原死补冶,有允正法...’ 此时李书麟走了进来,恭敬说道:“老师,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