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集 二陆之死 (第4/4页)
,欲纳石冰残兵进入临淮。 二人相见,叙过寒温,便要并马入城。 便在此际,斜刺里忽然飞来一骑乌骓马,鞍桥上坐立一员大将,手挺陌刀,大喝一声:石冰恶贼,屡败之将,今又欲来赚我临淮! 言出刀落,立将石冰劈成两段。 封云大惊,急转头看时,见来者却是部下司马张统。于是叫道:张统,这是何意? 张统:汝见机不明,纳石冰恶贼入城,乃取祸之道也。我故杀之,以息其祸。 封云:不奉我令,擅杀友军大将,你欲造反耶! 张统:你说造反,那某便反了罢。 再次举起陌刀,立挥而下,封云早已身首两分,啊呀半声,死尸摔落马下。 张统于是尽收封云及石冰部众,将临淮据为己有。安抚众将已毕,然后遣使出城,向陈敏纳降。陈敏接受其降,由此荆扬之乱遂平。 捷报呈递洛阳,朝廷大悦,遂下诏命,敕封陈敏为广陵相。 周玘、贺循等见叛军已灭,遂遣散部众还家,不言功赏,只表奏丹阳尹葛洪平贼之功。天子览表,诏迁葛洪为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 南海太守鲍方闻此,因知葛洪是葛玄仙翁侄孙,自幼道法非浅,便将己女嫁之,又传其学问。葛洪婚后即辞官不做,自此遍游名山,修炼金丹长生之术。 镜头转换,按下荆州,复说关中。 幽州刺史刘沈奉了天子诏书,来伐长安。兵至半途,见一支兵马来迎,却是衙博自汉中败回,不敢回京,前来投靠。刘沈知道衙博是员猛将,欣然纳之,命为先锋。 河间王司马颙闻报刘沈来伐,不由大惊,急将军马退入城内,并使人速召张方回兵。 张方闻知,倒也不慌不忙,遂劫掠洛阳官私奴婢万余人,装载车上,佯佯而回。因此行军迟缓,待还至灞上之时,刘沈军已渡过渭水,近逼长安城下。 司马颙引兵出城,亲与刘沈交战。只对了一阵,河间王不是刘沈对手,关中劲卒亦不敌幽州精骑,当即大败,退回城中。 刘沈急令部将衙博与皇甫澹:与我随后追袭,休得放其入城。 二将奉令急追,随河间王败兵之后抢过吊桥,率百骑抢入长安城门,后军未及到达。 河间王手下大将张辅殿后,见己军大半入城,敌将同时抢入,急令:关闭城门! 一声令下,当时便将衙博、皇甫澹围在城门之内,驱兵混战。可怜!衙博与皇甫澹独力难支,与百余部众尽被张辅挥军杀于门内。 张辅见杀了敌方两个上将,精神大振,复令大开城门,出城来迎刘沈大军。 当时刘沈后军方至,不知衙博等人去向,不由迟疑,未敢攻城。 正在这时,张辅驱军大出,一马当先,直杀入刘沈阵内。刘沈军长途而来,立足未定,被张辅奋力冲杀,前军往后便退,与后军冲撞,乱成一团。 刘沈大声喝止,约束不住,于是返身死战,与张辅斗在一处。 二人在乱军中战够二十余合,刘沈心慌,被张辅刀交左手,伸右臂舒身拿了,横担在马鞍桥上,得胜回城。新平太守张光为刘沈谋主,亦力尽被缚。 幽州军见首将被擒,一哄而散。 张辅捉了刘沈,押其往见司马颙。河间王爱其才能,遂道:公既被擒,何不归降? 刘沈昂首答道:某今虽被擒,但不可违背天子之诏,量强弱之势求全以降藩王。某奉诏投袂之日,已期之必死,菹醢之戮,亦其甘如荠也。要杀便杀,休得多言。 河间王大怒,即命左右斩之。刘沈临刑之时,面不改色。 刘沈就义之后,新平太守张光继被推进帐来。 河间王怒斥道:你与刘沈设计攻我,今被我擒,尚有何说? 张光冷冷答道:恨刘幽州不从某计,故令殿下得意。设若凡事听我,未见其谁被擒也。 司马颙甚壮其言,于是亲下座释之,并表其为右司马。 镜头转换,按下关中,复表洛阳。 字幕:永安元年七月,大司空府。 东海王司马越在朝,因痛恨成都王罢废羊皇后,于是召来左卫将军陈胗,与其密谋。 司马越:今成都王妄废皇后、太子,继嗣为太弟,必怀篡立之心。若不趁此天怒人怨之时讨之,则其谋成矣。卿可助某一臂之力,杀此跋扈之贼。 陈胗答道:殿下既有此意,臣愿拼死效力,绝无二心。 东海王:如此甚好。但不知计将安出? 陈胗:臣愿助殿下联络殿中中郎逯苞、成辅,长沙王故将上官巳等,共谋讨贼。 二人计议妥当,陈胗当即联络逮、成、上官诸将,勒军进入云龙门,簇拥东海王上殿面见天子。 惠帝重见兵戈入宫,不由大惊,急问:卿等将兵入宫,是为何意? 东海王:陛下休惧。我等带兵上殿,只为请旨传檄四方,声讨成都王司马颖。 惠帝亦欲为长沙王报仇,遂下诏书,并撰讨司马颖檄文,传布天下。 成都王所派留守洛阳大将石超闻之,急连夜奔走,还归邺城去了。 司马越复又上奏:臣请陛下敕命羊皇后与太子还宫,罢成都王皇太弟之位。 惠帝:准奏。 司马越:臣再请陛下銮驾亲征成都王,使太子司马覃监国。 惠帝:准卿所奏。 檄文到处,瞬时召集五万人马。惠帝就此亲征,诏令百官皆着戎装,随六军起行。 前侍中嵇绍本已罢职在家,闻说皇帝亲征邺城,自请随驾而行。 侍中秦准乃是嵇绍好友,偷偷问道:此去安危难测,躲之惟恐不及,公倒要自请跟随而何?若前军交战,我等跑时,公有骏马可用乎? 嵇绍正色道:身为臣子,扈从天子乘舆,则死生以之,虽有骏马何为? 言罢随驾而行,并无丝毫惧色,意甚壮烈。秦准敬佩无已,甚惭自己方才所言。 天子车驾出离洛阳,北至安阳,天下勤王之兵大集,众至十万。 消息报至邺城,司马颖闻知大为惊震,急召群僚问计。 忽一人自座中而起,说道:某有一计,可解今日之危。 众人视之,见说话者乃是东安王司马繇,因母去世,故守丧于邺城。 成都王:未知殿下有何妙计?弟愿闻其详。 司马繇:天子亲征,岂能以兵戈以抗?依某之计,宜释甲兵,身穿缟素,出迎请罪。 司马颖闻言恚怒:此谓何计?直令我自杀耶! 帐下行军司马王混及参军崔旷出班:东安王所言非也。所谓为君不君,臣则不臣。既天子听信谗言,来伐我邺城,我等愿随殿下,领兵迎战! 司马颖闻言,大喜从之,遂遣奋武将军石超为帅,率五万兵马前赴荡阴迎战。 陈胗有两弟陈匡、陈规,当时住在邺城,闻说兄长随天子御驾来征,遂潜自逃出城去,连夜归于天子军营,来见东海王司马越。 东海王见到二陈,心中甚喜,于是便问:如今两军交战之时,你二人怎得逃出?又你兄弟来时,邺城百官及诸将动静如何?(本集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