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少爷好凶! (第2/2页)
不太容易,倒不如卖卖同情牌,徐宁总不好将自己压根不会策论也记不住多少文章的问题说出来吧? 真说出来,也要有人信啊! 小柔停下了晃动的脑袋,大概是有些晕,扶着徐宁坐下来,托着下巴在那里恢复了好一会儿,这才重重叹了口气。 “唔……也是的呢!唉!小柔就是有些可惜,少爷可是用心读书了这么多年呢!其实小柔觉得少爷挺有才的,最起码少爷教小柔那些东西,是真的有用!小柔这些天在外面买东西,大家都夸小柔算术厉害呢!所以在小柔眼里,少爷真的很厉害,书里的知识也是真的有用,只可惜小柔不识字,唉,要是也能学一学就好了!” “呵呵,你要是想学,少爷可以教你。” 徐宁淡淡一笑,瞅着远处青灰色的天空,自言自语道,“等我们搬出去后,有的是时间学习呢!” “那……小柔真的不去了么?可我们的月钱……” “不去了。” 徐宁拍拍她的脑袋笑道,“那点钱,少爷没看在眼里,咱们还是要靠自己,挣出个财务自由来!” “财务……自由?”小丫头一脸迷糊,听着自家少爷在耳边说话,虽然听不懂,但不知为何,她觉得很安心,很暖心。 主仆两人就这么坐在堂屋前,肩并肩,庭院角落里的桃树,一朵花静静盛开,庭院外,惊蛰之时,春雷涌动,万物复苏。 就这样,徐宁穿越后的第一场春雨悄然之间降临了。 …… …… 春雨之后,便是真正家家户户农忙的时节。 在大河县里,知县姚宝冲要带领官员开垦水利,修筑沟渠,同时也要帮助百姓春耕播种,给这一年的收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而在山隐镇上,便是徐家、宋家还有陆家负责此事,三家在镇上就占据了七成以上的土地和雇农,自然对这春耕之事是非常上心。 这其中宋家还好一些,因为家中以读书考取功名为主,而对于徐家与陆家两家都经营粮食生意的家族来讲,春耕就变得格外重要了。 这也是徐家三老爷徐向东从临安城赶回来的原因,去年临安城的生意经营的如何,今年的经营计划,还有资金收益等等,也需要向老太爷汇报,定下基调。 二老爷徐仲庸为了这件事,自然也会好好筹备一番。 只不过家中大部分人都出去春耕插秧了,人手不够,徐仲庸便做主把各房伺候的丫鬟小厮都聚集了起来,准备给自己三弟徐向东接风洗尘。 如今在徐家,二房是牢牢掌握着家中大部分的人和钱财,徐仲庸这么一做,自然是无人不配合,只是王嬷嬷这边私底下传回来的话,让他本来如臂指使般的掌权体验,多了几分蒙蒙的灰尘。 “哼!大房的庶子……” 但徐仲庸也懒得理会这种小事,只是觉得内心微微被刺扎了一下,便随口吩咐了下去。 “王嬷嬷,这个月他们的月钱给我扣了吧!让他也吃吃苦头,长个记性!” “诶,好的!老爷!” 王嬷嬷欢天喜地地应了下来,毕竟在徐家,除了老太爷徐愈,徐仲庸的话便如同圣旨了。 “没了钱,看那庶子还怎么嚣张!” 王嬷嬷汇报完事情便离去了,徐仲庸站在书房里,却想到了今日老太爷在后花园的事情,眉头皱了皱,让下人把徐云定去喊来。 徐云定自然便是徐仲庸的儿子,家中排行老三,和徐向东的儿子徐云峰关系很好。 所以当徐云定来的时候,徐云峰也跟着一起来了,后者还带来了不少从临安城里采购的好东西。 “二伯,这是最近在临安城水云斋里的新胭脂,卖的相当好,您晚上带给婶婶,她一定喜欢!还有这个,您之前不是来信说冬日里冷么?我专程让人去买来的熊皮大衣,您试试?还有这些,都是上好的山货……” 徐云峰边说,边打开一个个箱子,那游刃有余的模样比之多年浸yin商事的掌柜也不遑多让。 徐仲庸非常满意,对自己儿子道:“云定,你以后要多与云峰亲近,徐家将来就靠你们二人了。” “是,父亲。”徐云定乖乖说道。 三个人在堂屋内落座,徐仲庸让人将东西都抬下去,这才进入了正题。 “你们今天去见了爷爷吧?” 徐仲庸道,“是不是还遇到了那个大房的徐玥和徐文斌?” “是的,父亲!当时在后花园,有爷爷,还有大老爷,以及徐玥徐文斌。” 徐云定回道,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哦对了,还有那个叫徐宁的庶子,在外面等着。” “嗯,都和父亲说说,我父亲和大哥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吧!” 徐仲庸慢慢说道,眼中有些悠然,只是在听到大老爷的时候,多了几分阴沉。 因为家中其他人或许不知,无论徐家的生意是执掌在他还是徐向东手中,在老太爷眼中,他们那个坐轮椅的大哥才是始终真正被信任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