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小桥杀人案 (第2/3页)
到陈忠,行凶后砸坏桥梁,不让行人靠近尸体,很可能是在拖延时间,方便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 汤恩达说完,麦高林总结道:“大家收集的证据很全面,接下来就是调查据点内所以人员的不在场证明,没有证明人的,证言模糊的,前后矛盾的,都要列出来。还有很多考生没到场,在睡觉,回去这部分人也要调查。” 廖魁又不失时机的说道:“我始终认为是冤魂索命,刚才大家都在cao练,这么疲惫紧张的时刻,凶手还能带着陈忠悠闲的走出据点,又赶上街上空无一人,行凶后再弄坏桥梁,最后神不知鬼不觉的溜回据点,竟然没有任何人发现,需要多少巧合呀?但是复述出来都麻烦,你们如果不信可以再重现一下行凶过程,绝不是人能做到的,除非有冤魂。” 麦高林清楚,廖魁说的有道理,这里到据点有很长一段距离,还有体力行凶的考生凤毛麟角,基本就是现场这些人,但是从调查结果看,大家都有不在场证明,如果排除鬼神作祟,嫌疑最大的还是刘达。 麦高林叫来魏小天,小声问他怎么看,魏小天想了想说:“正如廖魁所说,一切看上去都不可思议,更像冤魂作祟,似乎有个看不见的力量,控制着局中所以人。但我不信鬼魂,我认为是伪装成激情杀人的预谋杀人,单从对各个时间点的把控来看,都精准的令人恐惧,还是顺着之前几起杀人案的推断思路,敌方不止一个人,如果是团队作案,不在场证明这个指标就失去了意义,对方可以互相证明,所以看似毫无破绽的案件,其实漏洞百出。” 麦高林:“如果给所有考生调换寝室呢?打破他们原来的计划,也许对方会露出破绽。” 魏小天:“如果对方的人数占比超过一半,无论怎么换寝室,他们基本都能遇到自己人彼此照应,而且在对敌方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行动,很容易打草惊蛇。” 麦高林:“不论用什么方法,绝不能坐以待毙,距离脑考结束时间还很长,这样没完没了的杀人可不行,之前是演员,现在竟杀到考生头上了,这次我不能再说是考试题目,这么下去早晚闹出恐慌。” 魏小天:“嗯,必须尽快找到凶手。我最搞不懂的地方是,杀人便杀人,为什么要画蛇添足,比如河塘,比如砸桥,好像是故布疑阵,又好像遵循某个规律。如果单纯是制造恐慌,目的应该是搅黄考试,我说句大不敬的话,对方直接对您行凶,考试立即终止,又何必大费周章呢?如果在众多被害者中,只有一个是他们真正想杀害的,也没必要拉着这么多人陪葬,不符合常理。” 麦高林:“想杀我吗?呵呵,我可不好对付,他们行动前应该掂量过我的实力。否则我也不敢孤身一人来到拉乌邦域做考官,干些得罪人的事。” 魏小天:“您赎罪,我无意冒犯,只是打比方,您别往心里去。” 麦高林:“我知道,没关系。” 若飞看魏小天跟麦考官在讨论,他也走过去听,结果只听到最后两句。若飞补充道:“我的个人感受是凶手非常痛恨陈忠,把脑袋砸变形,感觉是在泄愤。” 魏小天:“确实恨意很深......” 正说着,有小朋友打打闹闹的跑过来,完全没察觉到桥对岸发生的事。 嘴里仍念叨着之前的歌谣:“爱人之心宽又宽,壮士之情满又满,过河拆桥恨又恨,无辜囚禁伤又伤,英勇救主终不悔,孤魂野鬼怨气长,天理昭张时亦难,独语斜阑别离天。爱人之心宽又宽......” 若飞:“这个童谣听得人毛骨悚然,真像是冤魂作祟。” 麦高林:“调查就到这里吧,我们回据点,把尸体抬回去,把刘达也抬回去。” 回到据点,考生叫醒陈忠和刘达的另两位室友肖圣和牟阳,继续调查这几天是否有异常情况,陈忠还接触过哪些人,以及最后一次见到死者的时间。 肖圣:“陈忠平时只跟刘达在一起,好像没跟其他外人有什么接触,如果非说有异常情况,就是跑圈结束时,他们正好在我前面,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具体内容听不清楚,好像是刘达在埋怨陈忠总把自己当小孩,还说在陈忠的光环下显得暗淡无光之类的,其他的没听清。” 牟阳:“我们四个虽然在一个寝室,但平时说话也不多,都是各干各的,陈忠和刘达一直关系非常要好,我还以为他们是亲兄弟,后来才听说只是邻居。我个人感觉陈忠过于照顾刘达了,不知道刘达是什么感受,反正换做是我可受不了。陈忠很优秀,他希望刘达能跟上自己的步伐,可过度的期许有时会变成压力,我经常看到刘达失眠,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刚才cao练时,在障碍跑场地,我看到陈忠宁可放慢速度,也拉着刘达不放手,记得那几个高坡吧,刘达累得上不去,是陈忠硬把他拽上去的,多大的力气啊,看得我都感觉胳膊疼。” 肖圣:“最后见陈忠就是在cao练场上,我回到寝室已经疲惫不堪,倒头就睡,没再见到陈忠。” 牟阳:“我也是,现在还累着呢,调查完想继续睡。” 考生们把肖圣和牟阳的证词报给麦高林,调查结论是刘达对陈忠因爱生恨,知道陈忠是为自己好,但是对方的强势和压迫感让他产生矛盾心理,甚至一度抑郁,处于某种原因两人走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