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各方反应与新车(二合一) (第1/2页)
彗星动力火了,一夜之间都有了名气。 与此同时氯铅酸电池的专利也注册完毕,不过对外宣称上有了新的名字:卤素电池。 氯可不就是卤素么,而且卤素电池这个概念其实也已经有了,只不过目前在科学界还处于概念阶段。 换个名字自然也是为了掩人耳目,而且氯铅酸电池拆解是非常危险的,不但有可能爆炸还会中毒,这也是最大程度降低被逆向工程的可能性。 之所以担心这些是因为氯铅酸电池只是路线和思维独特,技术上有领先,但是不多。 江诚还找人做了些CG动画,顺便对外透露一声:咱也是要来做汽车的。 剩下的就是彗星实验室加快改进电池,以及催促汽车厂尽快投入生产了。 只是卤素电池这个新名词的出现对友商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不说其他因素,光是这个表现就太吓人了。 顶多半吨电池就能跑一千六百公里,那同样三百公斤也在一千公里以上,这夸张的技术优势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尤其是陈遵,他原以为最大可能是像特斯拉一样,使用高能锂离子电芯组成电池包,以高昂的成本以及安全性降低来获取性能。 但是突然冒出的新名词卤素电池就让人一头雾水了。 陈遵查了半天,就发现北平有个大学教授做了一点点研究,不过也仅限于学术领域,试图刷几篇论文而已。 而且卤素电池定义非常宽泛,具体种类、成分一无所知,完全就是面临一個新的事务,找不到任何一个方向下手。 不过他还是联系上了那位教授,所得到的一些信息让他非常担心。 那位教授之所以研究卤素电池,就是因为卤素本身原料广、价格便宜,理论上卤素电池的成本会很低,还因为氧化还原电价位高,所以储能也会很高。 虽然这都只是猜想,但陈遵认为这些特点是很有道理的。 而且他对于这个彗星实验室非常感兴趣,不声不响的把科研界刚提出概念的东西就转化为产品,这背后的投入一定不小。 彗星动力公司除了宣传卤素电池的惊人表现外并未透露更多信息,但陈遵还是觉得需要立刻跟进卤素电池的研究,没看到人家都要下场做汽车了吗? 这就说明卤素电池的商业价值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友商都在做,他们也要做。 比宇迪研发投入可不少,这几年一直破百亿,如果卤素电池真的前景巨大,为之投入力量还是很值得的。 陈遵立刻着手写了份建议书,然后就去找苏极。 不过办公室却没找到人,苏极的秘书却来找他让他立刻去开紧急会议。 一进会议室,陈遵发现几乎已经坐满了人,高层也差不多到齐了。 “陈工,你来的正好,我们比宇迪也要开发卤素电池。” 还没等他坐下苏极就开门见山,陈遵惊讶的看过去,却发现其他高层也是很严肃的点头。 陈遵感觉有些奇怪,理论上应该他这个技术部门的人提出建议,千辛万苦说服高层,然后又争取经费才对,怎么突然这么顺利。 不过苏极接下来一句话就让他明白了原因。 “根据可靠消息,下一批国防供应商名单里有彗星动力公司。 各位,卤素电池的价值已经被证实了,不但性能优良,而且成本不会难以承受。” 苏极很肯定卤素电池成本不会高,因为比宇迪也是有参与国防项目的,别看每年种花家军费庞大无比,但去掉人员和装备维护费用后留给研发和新武器的也没多少,再被众多项目一分就更少了。 所以国防采购的价格通常都不会太高,军工远没有民用赚钱,所以能让军队采购,那绝不可能出高价。 而且还有一点,刀片电池的潜力已经被开发的差不多,三元锂电池原料需要依赖进口,比宇迪也在找更好更便宜的新型电池。 科学技术的地位企业要比其他人更加清楚,核心技术才是竞争优势,至少别人以为你有核心技术。 苏极的话得到了高层的一致赞同,投入新技术研发最大的难题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现在已经有人证明卤素电池是对的,那抄作业总该是稳妥的。 “我们比宇迪有资金有实力,卤素电池优势巨大,必须跟上彗星动力的步伐。 陈工,那个卤素电池你们有信心吗?” 苏极目光炯炯的看向陈遵,这位也是牛人,深的众人信赖。 不过面对大家信任的眼神陈遵却有些犹豫,好半天才叹口气答应了下来。 “卤素电池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就连论文都没有几篇,我希望能把北平的那位教授挖过来,还有国内其他相关的研究者。” 说实话陈遵现在非常头疼,因为这个卤素电池究竟是什么都不清楚,几乎是从头开始,而董事会明显是要快速出成绩,难度会很高。 但他也不是全无信心,毕竟不是已经有人做出来了吗。 与此同时,也有其他人对这次夸张的路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特斯拉魔都总部,这里的技术人员也得到了一个新任务。 当然不是研发电池,研发部门永远是在大洋彼岸优秀可靠的印度工程师手里。 一辆特斯拉model3已经拆掉了内饰以及一切不必要的重量,整车减重了三百多公斤,此时正在测试机上跑NEDC续航。 过了一个下午,工程师才给出了结果。 “如果增加电池到120kwh,nedc续航可以增加到1200公里,ctlc续航1000公里左右。” model3标准容量是60kwh,也就是说要多加一倍的电池。 另一边等着的中年人摸了摸下巴,魔都特斯拉完美继承了马斯克作秀狂魔的特点,见到市场上突然冲出个黑马作秀取得了高度评价,自然也想效仿。 不过自家事自家知,即使将电量增加一倍,主打的model3也跑不出夸张的1600公里续航出来。 但他还是决定也开展路测,省省电跑个一千公里,剩下的交给饭圈。 针对彗星动力高调入场的行为,几乎各家厂商都有所反应。 首先是关于续航,其实电车发展也有些年头了,宣传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车型还真不少,但上市销售的就几乎没有,而且到底是什么标准的续航也从未听说。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纷纷推出一千五百以上甚至两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