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8、任重道远(求收藏) (第2/2页)
的货架等等,全都涉及到食品。 市食品厂这些年,举步维艰,尤其是从去年开始,第二阶段的国企改革基本结束,不但没有使得这家四十年的老企业焕发青春,反而越发的难以维持。 “领导班子的问题,不解决,就算有大笔资金,更新换代生产设备,人的问题不解决,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啊!” 魏长河对老厂长的话深以为然,这是当今国企的顽疾,只是轻重不同,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国有大型企业,人才多,只要政策到位,焕发青春指日可待。而中小国企,尤其是地方企业,遍地都是,关系到亿万家庭的生计,如果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后果严重。 “师傅!”魏长河压低声音:“如果你真的看好那娃娃,会上我会支持!” 魏长河也曾经是市食品厂的一员,对这个厂子也有很深的感情。 “多谢!” 魏长河忽然想到什么,眼神集中到农业局局长唐建业身上。 “师傅,要想破局,还得唐局长出马!”魏长河指点道。 “唐建业?” 今天,陆子义很是看不懂唐建业,这个一心想要发展,振兴农业的老局长,怎么会为自己助阵呢? 唐建业不是魏长河,魏长河到底是从市食品厂出去的,唐建业自始至终和市食品厂一点关系也扯不上。 有传闻,唐建业虽是本地人,却是从外地调到岛城来的,至于原因没有人知道。 大家只知道唐建业算是水利专家,这几年,在齐鲁省好几个地方待过,搞农业及灌溉设施可是一绝。 去年,唐建业来到岛城,一年不到,使得原来恪守成规的岛城大领导挪窝。 “魏局长,你熟悉唐局长?” “也不熟,平素与他打交道不多,只是听人说,唐局长打听过您!” “为什么?”花甲之年的陆子义,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唐局长为什么要打听自己。两个人,从来没用过任何交集啊。 魏局长离开,老厂长陆子义自然而然的盯着农业局局长唐建业看。 恰好,唐建业转身,两个人目光对视,唐建业看着老厂长笑了起来,笑容很是温暖,还带着感激。 看懂了唐建业的目光,这位老厂长心里越发的惊诧。 “老陆,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唐建业径直走过来,一脸笑容。 “唐局长,请恕我健忘,我对您真的没印象!” “当年,临沂之战,YN县外,支前的小个子机灵鬼。” 听到唐建业的话,陆子义的记忆瞬间回到了四十多年前。 “你是?” “我是小唐,被你抬了一路的唐班长!” “我想起来了!”陆子义记忆的闸门打开,回想起那时候的点点滴滴。 “那年我负伤后,伤愈打算归队,部队已经南下,当时需要加强地方建设,我就留在地方,后来去了水利大学学习,毕业后最开始在水利部。” 唐建业说起往事:“原本我想来临沂找你,报答你的救命之恩,却不知道你的家乡具体在哪儿,于是我就申请到齐鲁省工作,希望能够遇到你!” 回想当年,陆子义也打开了话匣子:“当年,我们送你到了后方医院,我们跟着支前队伍,走啊走啊!最后,跟着支前队伍一直到了长江边上,我会水,会划船,还亲自请部队过江!” “渡江战役后,我们支前队伍中,很多人立功受到部队首长的表扬。” “我因为胳膊受伤,不能参军,在前线入了党,回到家乡在村里当书记,带着大家搞土改。” “一晃四十年了,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到你!” 唐建业,老厂长两个人,越说越高兴,声音也越来越大,周围所有人都停止谈话,静静地听这两位老朋友讲述过往。 “去年调到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你,也没想到就是你。后来偶然听到你用家乡话骂人,我才开始留心你!” “哈哈……” 老厂长陆子义开怀大笑,心头萦绕的阴霾,瞬间被驱散,往事让这位老党员,如同焕发了青春一样,变得信心百倍。 这一次的小插曲,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唐建业局长,陆子义老厂长。 食品宣传结束后,岛城第一领导郑耀光立即召开会议,讨论市食品厂,及其他有类似困难的企业问题。 “同志们,今年年初,国家将我市列入开放地区,并要求我们搞经济技术开发区。” “眼看半年过去了,我市依旧没能打破僵局,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但也不能迁延日久,迟迟没有变化。” “我觉得食品厂陆子义厂长的话,说的没错,我们可以效仿特区,搞试点,重振企业活力。” “政策方面,我们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改变企业固有的僵化管理思路,重视人才,提高企业效能!” “一句话,我们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勇往直前的气势,大刀阔斧的进行一次企业改革的战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