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4、橘子红了(求收藏) (第1/2页)
“开山,你那边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好好一个水泥厂,从你那边到了我们莱西县!” “什么水泥厂?”徐开山没想到,萧卫国的水泥厂,已经离开莱阳县。 “就是萧卫国投资的水泥厂,目前已经落户我们莱西县!” 徐开山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很不是滋味,放下电话,越想越是恼火。 “当初,我离开省领,可是向省领导立下军令状的,三年要让莱阳县大变样,我来了半年了,工作始终无法开展,看样子我有必要改变死气沉沉的莱阳县!” 徐开山亲自回了一趟省里,几天后,莱阳县迎来了港城派来的调查组。 粮食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天就找到调查组,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了调查组的同志。 一周后,港城市政府,根据调查组的报告,将莱阳县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大调整。 徐开山成为莱阳县一把手,谢国栋成为县长兼第一副书记,主管农业工作。 “书记,现在有必要恢复萧卫国同志的工作了,东河乡在他的带领下,一定会大变样!” “这件事情,还需要走组织程序,等等吧,我相信快了!” 莱阳县县领导班子调整后,徐开山,谢国栋开始对整个县所辖的乡镇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拉开莱阳县深化改革的序幕。 莱西县,经过赵书记的协调,水泥厂的设备很快从岛城火车站,运到停产的砖瓦厂,从设备安装,到安装完毕,再到调试试生产,仅仅十天,就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八四年十月,中央关于乡镇企业的文件,正式落地,开启了中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序幕。 “萧卫国同志,这是你的水泥厂,运输公司的经营许可证!” “多谢,赵书记!” 萧卫国拿到所需的经营执照,内心非常的激动。水泥厂终于正式投产了,距离他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这段日子,东海明珠食品厂第二期如期完工,面粉厂顺利投产,同时还可以加工稻米,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投产的还有一座千吨级的饲料厂。 “姐,咱们食品厂二期扩建完成了,咱们可以直接从周边各村收麦子了,这下子面粉不用从家里那边运来了!” “你先别高兴得太早,三期的设备已经启运,最多月底就会来到,到时候,有你忙的!” 萧楚到现在还不知道,三期投产,具体什么情况。 “姐,三期完成,咱们都能够生产些什么食品?” “只要你能够想得到的,还有你想不到的,都可以生产!” 萧淑娴微微一笑:“总之食品,饮料全都包括,当然还有饲料!所以,你现在就要开始想办法,解决原料和销售问题,你不能总是倚靠大伯!” “我知道了!” 原料问题,基本上已经不是问题,接下来的问题销售,那就让萧楚头大了。 尽管,东方明珠食品厂,按照市下属的区,划分了销售区域,可没有固定销售渠道,紧靠食品车和小商店,销售量到底有限,而且没有广告宣传,紧靠口碑影响力,一时半会不可能覆盖到整个岛城。 “销售,销售,真要了我的命了!” 目前,东方明珠食品厂最火的食品,就是罐头——冰糖雪梨。 基本上,有多少卖多少,从jiejie口中,萧楚了解到,三期完工,食品厂的产量就会达到现在的十倍之多。 以饼干为例,全力生产,每个月都产量都会达到上百吨,再加上面包和蛋糕这些,每个月消耗的面粉就会超过好几百吨。 到那时候,库房里,堆积如山的食品,想到这些,萧楚真的是头疼。 “到时候,必须向其他市,甚至外省销售,才能够满足生产,天啊,不要啊!” 萧淑娴有办法,可她不喜欢做食品这一行,她喜欢的是服装,当一个国际知名设计师,才是她的理想。 叮铃铃,电话响了,萧楚拿起电话。 “厂长,外面来了好多车!”门卫打电话到办公室。 “车上拉的什么?” “桔子,好多桔子,红彤彤的一片!” “桔子?”萧楚看看jiejie:“姐,走出去看看,不知道哪拉来的桔子!” 萧淑娴跟着萧楚来到食品厂大门口,十几辆卡车,全都装着一筐筐的桔子,火红火红的一片,啥事好看。 “大侄子,你好啊!”郑兴家从第一辆车上跳下来。 “郑叔叔,原来是您拉来的桔子!”萧楚见到郑兴家很是意外。 “赶快卸货,我带些东西就回去,今年桔子大丰收,一斤才两毛钱!” “啥!”萧楚呆住了,要知道岛城这边苹果,梨,一斤差不多将近一块钱。 南方空运来的水果,荔枝,香蕉,菠萝,都要两三块一斤。 这些水果,批发价最低都得两块钱。桔子是北方人,最喜欢的水果了,可谓是老少咸宜。 商店里,卖的最快的水果罐头就是桔子罐头,早就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