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2、合资食品厂(求投资) (第2/2页)
因为当时市食品厂和东方明珠食品厂合资,在年前,就已经板上钉钉,所有萧卫国才会给食品厂的所有职工发福利,以赢得职工的拥护。 原本,这件事情,还要经过一轮职工投票。市食品厂职工得知东方明珠食品厂的合资条件后,集体上访,要求与东方明珠食品厂成立合作企业,直接拒绝与东海食品厂的合资事宜。 所以,年前,市政府做出决定,同意市食品厂和东方明珠食品厂的合资。 至于具体情况,还需要市食品厂职工,进行多次的投票表决。 比如所以资产的审计,以及所有职工股份分配,以及退休职工今后的工资,医疗多方面的问题,需要逐一解决。 萧楚了解了全部情况后,问:“孔市长,还需要我们厂做些什么吗?” “是这样,萧楚同志,虽说正式合资还要一段时间,但我们市里希望你们的管理人员,能够现在就进入市食品厂。” “实不相瞒,市食品厂现如今已经是揭不开锅了,过年的工资和福利,还是市里从政府的一笔应急款项里挤出来的!” “这么严重?”萧楚很意外。 “具体情况,是这样,东海食品厂提前完成了二期,各种食品低价销售,彻底挤垮了市食品厂。” “从去年十二月中,到年前,市食品厂几乎一分钱盈利都没有,反而欠了银行还有其他企业的货款。为此,陆子义老厂长也病倒了。” 萧楚想起一件事,问:“现在,东海食品厂谁在当家!” 孔市长苦笑一下:“你不问,我也要告诉你们,东海食品厂,也是我们这一次找你们来开会的一个原因。” “怎么,东海食品厂也倒了,不会要我们接手吧?”萧楚心生不妙的感觉。 果然,孔市长无奈的摇摇头:“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远远超过我们的意料。” 原来,东海食品厂一共有三十二位集资入股的股东,全部都是各机关单位的副职。 除了薛强投入的钱,是贪污所得,其他集资入股的股东,资金来源,有的是本单位暂借,有的是通过关系,从银行贷的款。 基本上,除了薛强的三十万,每一位股东出资十万元,这才启动了东海食品厂项目。 要说,薛强还真是一位能人,仅仅两个多月,就把东海食品厂办的有声有色,盈利超过五十万。 如果,按照这个情况持续下去,要不了半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 “现在的问题是,集资入股的钱,大部分是银行贷款,还有少部分是一些机关单位的应急资金,现如今,薛强被抓,东海食品厂群龙无首。” “这些股东,再选一位执行人都选不出来吗?” “这不可能,”孔市长解释说:“机关单位的人员,不能再私企任职,这是国家规定。” “另外,这些股东,搞行政,管理,还行,让他们独当一面带领企业盈利,就不是他们所长了。要是政府里,都是经营人才,市食品厂这样的企业还会发展不下去吗?” 萧楚点点头,这是实话,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官员,不是没能力,而是过去长期的思维方式,束缚了这些人的想法。 薛强就敢辞职,如果不是他违法乱纪在前,这个人很可能成为齐鲁省第一个辞职的官员,而且还是第一个亿万富翁。 “难道说,市里希望我们接手,东海食品厂?” “是的,因为集资入股的股金,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涉及违规放贷,如果不能及时还款,不少股东要坐牢。” 萧楚明白,正常经营欠债,还不起贷款,不会导致借贷人坐牢,但违规贷款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违规只是好听的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骗贷,是个可大可小的罪名。 孔市长继续说道:“市里面,有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将东海食品厂也并入这一次的合资企业里面,至于怎么cao作,就看市食品厂和你们怎么运作了!” 萧楚想了想,当场拍板:“那我们买下东海食品厂好了!” “哦,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萧楚同志,真有魄力啊!” 孔市长的话音未落,萧淑娴狠狠踩了萧楚一脚。 “哦,怎么,萧淑娴同志还有意见啊!” 萧楚故意抱着脚,叫屈:“姐,有话回去说行吗?好疼啊!” 萧淑娴不好板着脸,只能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萧楚并不知道,东方明珠食品厂,目前缺的不是钱,而是人才,缺乏管理人才,已经让东方明珠食品厂捉襟见肘。 萧卫国为了食品厂还有水泥厂,东奔西走,忙的喝口水都没时间,别人过年还放了假,萧卫国一天都没有休息。 “孔市长,我们接手市食品厂,东海食品厂都没有问题,我希望市政府能够借调给我们二十名管理人员。” “要这么多人!”萧淑娴的话,着实把这位孔市长吓了一跳。 “市食品厂的管理人员,大都是薛强任人唯亲,弄上来的,没有这些人,市食品厂也不至于被搞得乌烟瘴气,活不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