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1、科技推动(求投资) (第1/2页)
随着教师节来临,萧楚接手院办企业中的啤酒厂,已经完成了扩建,为了达到相应的高品质。 萧楚特意花了大价钱,购买了岛城啤酒的酿制方法和生产规范。 因为国内市场,对黑啤酒不太感兴趣,于是萧楚打算等色雷斯来了之后,交给色雷斯推到国外市场。 啤酒厂的改革,扩建,得到了院长的首肯,为此院长特意表扬了萧楚,而就在这时候,院长,苏教授作为萧楚的入党介绍人,因此萧楚成为了预备党员。 为此,萧楚心中十分高兴,不过也渐渐地开始起疑,因为自己接手的院办企业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他最近听到一些小道消息。 “苏教授,现如今,您能否告诉我实情了!” 萧楚陪着苏教授回家的路上,突然发问。苏教授正在思考问题,被萧楚这一问,没反应过来。 “萧楚同学,你说什么?” “苏教授,院办企业这件事,好奇怪啊,海洋大学又不是工业学院,搞这么多企业,是真的?” 苏教授白净的脸堂,微微发红,这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君子,正气凛然,被萧楚这样一问,很快露馅了。 “萧楚同学,看样子,你已经知道了!” “弟子并不知道,只是瞎猜的!”萧楚不想让这位令他尊级的老师为难。 “实际上,这都是市里的要求,咱们的院办企业,实际上就只有汽水厂,农场和捕捞船队!” 萧楚点点头,其他什么五金厂,啤酒厂,橡胶厂,火柴厂,怎么可能和海洋学院有瓜葛,而且这些企业大大小小,规模不一,虽然效益有好有坏,可却都是很正规的企业。 “弟子早该想到了,这些企业的工人都有编制,应该都是国企!我真笨,到现在才发现!” 虽然苏教授,只是学者,对社会动态还是很关心的。 “教授我最近专门了解了一下,市里也是没办法了。因为处于开放地区,改革措施,国家已经要求与特区同步,从小企业,很多小企业要面临改制。” “也就是说企业承包,打破大锅饭,已经开始了!” “为了不影响稳定,不扰乱社会秩序,这一次从三百人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开始!” 萧楚这才明白:“难怪百人以下的街道企业,已经开始实行承包,原来是改革措施已经加快脚步了!” 苏教授对具体情况了解不多,也就不再继续和萧楚探讨。 实际上,全国大面积的企业承包,改制,基本上从八八年开始,九二年到了高峰,其后正式开始大范围的职工下岗。 实际上,在此之前,从八五年开春起,开放地区,已经先行一步,从小企业开始,逐步推动国企改革。 教师节过后,萧楚和李教授合作的花生新品种,红星一号成功。 “萧楚,你在农作物研究方面,非常具有天赋,现在这个品种,还需要经过科学的验证,主要是一定规模的试验田培育。” “这一点,就凭咱们,已经无能为力,需要有人帮我们!” 萧楚认同李教授的判断:“教授,您认为,我们应该找谁合作呢?” “最有实力的,自然就是省农科院,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帮我们!” 萧楚微微点头,心里并不把这当做一回事:“小事一桩,我自有妙计!” 萧楚打电话,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尹主任。尹主任将情况告知了省领导,省领导很快派了农科院的两名人员,来到岛城海洋学院。 “田老师,这一次咱们来海洋学院,您知道具体的原因吗?”一名戴眼镜的年轻人,问身边同行的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咱们农科院得到的省里通报是海洋学院要跟咱们合作!” “海洋学院要跟咱们合作,他们可是海洋专业为主的部级大学,可不是农学院啊!”年轻人很是疑惑。 “现在咱们不用瞎猜,到地方,见到人,就知道了!” 两个人,从岛城火车站,搭乘四路公交车,来到了海洋学院,登记了工作证,很快见到了李教授和萧楚。 “您好,我是农科院的副院长田胜利,这位是我们院的李晓东同志!” “你们好,我是海洋学院农业系的李学舟,这位是我的学生萧楚,找你们来,是市里做出的安排。” 李学舟教授没想到农科院,来了一位副院长,自然不能直接说是萧楚的意思,生怕人家误会。 “你们好,我们院里事情很忙,你们有什么需要请直说!” 田胜利是一位实干型的研究人员,不喜欢应酬,做事喜欢直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