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迷茫的朱元璋,请圣父教咱!【求订阅】 (第1/2页)
我,截教大师兄,加入聊天群正文卷第159章迷茫的朱元璋,请圣父教咱!【求订阅】直播间。 一道光芒闪过,李长生就和朱元璋消失在了应天府。 看着直播间里的光芒,叶凡不由得惊呼。 林蒙猜测道。 寇仲摇了摇头。 林平之满怀期待的盯着屏幕。 张三丰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的说道。 药尘摇了摇头道。 王超琢磨了一下,想不明白,干脆就不去想了。 其他人也纷纷应和。 .... 一道光芒闪过,李长生带着朱元璋来到了一处荒郊野外。 入目所及,四周全是茫茫群山,脚下是一片平原,尽头有一条小河。 小河的下游处,隐约看到有一个小山村,周围是开垦出来的田地,隐隐有炊烟袅袅升起。 朱元璋只感觉眼前一花,待能视物时,就发现来到了这处陌生的地方。 他敢发誓,自己从没有来过这个地方,也不知这是何地。 李长生淡淡地解释道: 思州宣慰司,也就是后世的贵州地区,这里向来属于蛮荒地区,也是中原王朝管不到的地方。 朱元璋一听,倒没有怀疑李长生的话,只是对他的神通颇为敬畏。 只是一瞬间,就从千里之外的应天府来到了这穷山僻壤之地。 如此神通,当真是不可思议。 李长生轻描淡写的说道: 朱元璋先是一愣,而后郑重的对李长生躬身一拜。 他哪里听不出对方话里的意思,皇帝毕竟居庙堂之高。 哪怕他朱元璋出身底层,但那也是多年前的事了。 只有亲自体验底层百姓的艰辛,才能制定更好的国策,善待百姓。 圣父的意思,是让他不要忘了根本,要时刻将百姓放在心上。 朱元璋的心中所想,自然瞒不过李长生,他扫了一眼,不由摇了摇头道。 而后,李长生伸手一点,从地里长出了一张石桌和两方石凳。 李长生坐了下来,示意朱元璋也坐下。 朱元璋感谢了一番后,依言坐了下来。 李长生变化出一套茶具, 冲了一壶茶,喝了一口清茶,淡淡地问道。 朱元璋小心翼翼的取了一杯清茶呡了一口,而后说道: 他丝毫不避讳自己的过去,朗声说道: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后,洋洋洒洒的说道。 说到这里,他不禁回忆起自己小时候。 那时候,他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家人都只有一条裤子,只有出门的人才穿裤子,不出门的人就光着屁股窝在家里。 而且,他经常吃不饱饭,吃一顿饿三顿,后来他的父亲朱五四、母亲陈氏、大哥朱重四接连饿死。 元廷无道,残暴不仁,定下各种苛捐杂税,盘剥百姓。 地方上官员贪腐成性,有如豺狼,又有四等阶级的存在,使天下汉人苦不堪言。 因此,在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对于那些贪官污吏最是痛恨,心里隐隐有了打算。 他要制定一份非常严酷的大明律,用来管着天下官员,不让他们贪污。 李长生听后,丝毫不意外,他伸手往虚空之中一抓,好似穿越了时空,抓向了未来。 好似有一条鱼儿在水里流动般,紧接着,一本厚厚的书籍被李长生抓了过来,放到石桌上。 未来的时空线上,历经洪武元年、洪武六年、洪武二十二年、洪武三十年间四次修订,才最终完成的《大明律诰》被李长生抓在手里,带到了当前的时间线。 将书籍递给朱元璋后,李长生对他解释道。 朱元璋再次震惊了,这是什么神仙手段? 洪武三十年,也就是三十三之后?竟然可以伸手从未来抓取物品? 这等不可思议的神通,他闻所未闻,大为震憾。 李长生摆了摆手道: 朱元璋强压住心里的震撼,应了一声后,低头看向眼前的《大明律诰》。 翻开目录,共四编二百三十六条,其中有七十四条,有八十七条,有四十三条,有三十二条。 朱元璋明白,这就是圣父所说,它一共经历了四次修改之后的成果。 首例律,有一卷,为关于五刑、十恶、八议以及其他判刑原则的具体规定,乃明律之总则。 次吏律,有二卷,主要是科处官吏司职违法的法律; 次户律,有七 卷,为调整户役、田宅、婚姻、课程、钱债及仓库、市廛管理方面之法律; 次礼律,有二卷,为祭祀和仪制方面之法律; 次兵律,有五卷,为保卫宫廷、关津要塞、军政,以及厩牧、邮驿等方面之法律; 次刑律,有十一卷,为明律之核心部分,包括盗贼、伤杀、斗殴、骂詈、受赃、诈伪、犯女干以及诉讼、捕亡、断狱等方面之法律; 最后的工律,有二卷,关于营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