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盛府 (第2/3页)
张伟叫到书房,一起研究起书法来了。 下午继续上学,教的是科举的知识,盛紘的三个女儿就没有来上课。 庄学究的教学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会试前想让庄学究指点一番,这也是张伟提前来汴京的原因之一。 梁学究不是不好,只是能教的都已经教给张伟了。 张伟想着要是这次名落孙山,那等到下次再考,又要等三年。 有了压力,才想着再学多一点知识,哪怕就一点,不定考试的时候,恰巧就考到那一点呢。 晚上的时候,盛紘来到了王大娘子的院子。 “娘子,你觉得张家的伟哥儿怎么样?” “长得挺好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我们跟张家结亲怎么样?” “结亲啊?张知州才是从五品官,官人你现在都是正五品的京官了。 结亲的话,他们家门户是不是低零啊。” “娘子你的消息落后了,张老哥虽然任职满一届之后,仍然是扬州知州,但已经兼任正五品的扬州观察使。 虽然是个虚职,但也是跟我一样的正五品。而且张老哥可是出身翰林院啊。” “那不是跟我爹一样,这样来倒是还不错。” “何止是不错啊,那可是所有进士做梦都想去的地方。 人家一外放就是从五品的知州,不像我当初,中了进士后被外放到灵州那个苦寒之地,做个的七品县令。 在下面苦苦奋斗了足足十二年,才升到京城做了个五品官。 幸好我中进士的时候年纪,而且每做满一届就因政绩好升职。 要是像一般的人三、四十岁才中进士,熬到我这个位置的话,也快到年龄告老还乡了。” “那是因为官人你有才华,又会做官。” 盛紘听到这话开心地笑了,脸上多了几分骄傲。 王大娘子心想,要不是你爹当年是探花郎,有着一群同年。 加上我爹可是配享太庙的一代名相,昔日在朝中的故旧,和门生时不时地照应一下你,你哪有那么快升官啊。 “现在伟哥儿十六岁就考中了举人,即使科举之路就此断绝,以他爹在吏部的关系,稍微打点一番,就能给他安排一个好的地方当县令。 要是明年考中进士,凭他的长相,娶公主当驸马都足够了。 墨儿能嫁给他,一辈子都不用为吃穿发愁了,这是一门好姻缘啊。” “为什么是墨兰呀,官人你也太偏心了吧!有这么好的姻缘不想着如儿,竟想着你心尖上的林噙霜的女儿。” “哎呀,你什么呢。墨兰不是年纪大嘛。” “就大那么几个月而已!再了,墨兰只是庶女,人张家还不一定能看上她呢。” “你不是一直要给如儿许一门好人家的嘛,我还以为你想把如儿嫁进伯爵、侯爵之家呢。” “大可不必。我的华儿,就许了个没落的伯爵府袁家次子,人家还看不起我们家呢。 不用想都知道,我的华儿在他家过的不会太好。 我的如儿可不要再让她嫁进勋贵之家了。 都是大老粗不,要是打仗了,还有做寡妇的风险。” “你这的什么话啊。你别忘了华儿就嫁入了伯爵府呢。” “呸、呸、呸!当我没,有怪莫怪。” 王大娘子吐了几下口水,脸上有些怕怕的表情。 “这次如儿的婚事,你可是同意聊,以后不得再三道四的。” 王大娘子肯定地用力点头。 商量完事情后,盛紘也不好意思再走,晚上便住在了王大娘子的屋里。 张涛在张伟中了举人之后,就给在老家的张老爷子去信告知此事。 老爷子在看到信的时候大感欣慰,立即吩咐仆人备马车回村。 回到张家村张氏宗祠,焚香祭拜祖宗,告知祖先张家又出了一个举人,让祖先保佑张伟在来年的会试中高中状元。 围观的村民门,看到老爷子大张旗鼓地回村,就知道有大事发生。 得到消息的族老、老爷子的两个弟弟、闻声赶来,听到老爷子的祭词,知道张伟中举人了。 看向老爷子的目光都带上了几分尊敬,毕竟老爷子的儿子、孙子,都在科举中有了成就,他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都是县城的乡绅,不用担心生计,衣食无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