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开局曲筱绡叫我垫钱买房子_第十四章:送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送聘 (第2/3页)

r>    “好。”张伟向父母行礼后便转身离开,回了自己的院子。

    见到张伟走了出去,张李氏便开口问张涛。

    “官人,伟哥儿今科去考会试,考上的希望大不大啊?”

    “按照我的判断,伟儿今科大概率是要落榜了。”

    张李氏闻言先是大失所望,接着就是心痛。

    “哎呀!那你给学士大人送的重礼,不是白白浪费了嘛。

    那些东西可值不少钱呢。”

    张李氏越越是心痛,连忙端起面前的茶杯灌了一大口茶水。

    “我本来就没想着伟儿能一次就考中进士。

    给我座师送礼是因为他还在任上,翰林学士能直接给官家上书提建议。

    我在扬州当知州已经四年了,等到做满两届六年,大概率就要挪窝了。

    虽有吏部的老上官帮忙推荐,但官家照常来还是会询问学士们的意见。

    有座师帮忙话,其他的学士也会给几分薄面,不会否了我的升迁、调任。”

    张李氏闻言更心痛了:“扬州城富裕,在那做知州多好啊。

    要是调任到一个苦寒之地做官,就算升迁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吧。”

    “那有什么办法,位置就那么多,好位置更少。

    而且盯着的人也更多。

    我要不是从翰林院出来的,加上还在吏部任职了六年,已然跟上官们混得熟络,想要争到扬州知州这个好位子,怕是难上加难。”

    “考科举不易,做官也不易。

    伟哥儿那么有才华、那么努力的人,都没有把握考上进士。

    而官人你,就算当官了,既要管理好一众下属,促使他们好好办理公务,又要应付上官,还要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买礼物送人孝敬。”

    “当朝的官场就是这样,除非辞官归家,要不就只能默默接受这一牵

    像我们家这种,从农民直接变为官宦人家的家庭。

    能出一个当官的人不容易,我是绝对不会主动辞官的。”

    “嗯,我也不想回到从前的生活。

    我亲爹没了,娘家直接从官宦人家又变回了农民家庭。

    以后向朝廷交田地赋税、服徭役、从家里的男丁中挑出一人,送去上战场守边疆,各种条件一个都不能少。

    现在的这一辈,要是再不争气,考不上秀才,我爹挣下的那份家业,不知道能够让我哥他们花多少年。”

    “放心吧,只要老李家没有出败家子,从大舅哥这一代开始,至少三代以内,都能吃得饱、穿得暖。”

    “嗯。”张李氏已经出嫁,是张家的人了,不好再把心思,放太多在老李家的人身上。

    次日,张涛夫妇两人带队去盛家送聘礼。

    勋贵家庭可以不大看重礼节,文官家庭结亲特别看重礼仪。

    这也是张涛夫妇特意从扬州赶来汴京,为儿子的婚事送聘礼的原因。

    盛家、张家各请一个职业媒人,另外张涛还请来了他的座师,正三品的翰林学士,来作为双方牵桥搭线的媒人。

    这样三媒才算是齐全了。

    时隔三年多,张涛和盛紘又见面了。

    从前的上下级,变成了现如今的平级。

    从前略显尴尬的关系,变成了如今的亲家,起话来的热情劲,都变得真诚了许多。

    张李氏和王大娘子这两人,之前在扬州的时候,就有要成闺蜜的趋势。

    此时两家结亲,关系倒是比闺蜜还要更加亲近。

    盛长柏、盛长枫两兄弟,得知张伟要成为他们的妹夫,心里还是很高心。

    盛如兰也是刚得知消息不久,对于要嫁给张伟,心里很是乐意。

    虽她自己读书不大行,但是心里还是很崇拜有才华的人。

    张伟年纪轻轻地就考上了举人,比他哥哥盛长柏还要厉害。

    长得帅、有才华、家境也不错,正是少女怀春的她,梦想里的好郎君。

    向来不爱浪费时间在装扮上面的她,今日一大早就起来了,让侍候的丫鬟给她打扮的美美的。

    本来就长得漂亮的她,此时更加的好看了。

    张李氏看到她的时候,大体上还是很满意的,除了年纪略,不能早日成亲这一点之外。

    匆匆见过一面之后,张李氏就被王大娘子拉去,安排吃席了。

    盛如兰连忙问她的丫鬟:“我刚才的表现怎么样啊?是不是很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