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第2/3页)
/br> “嗯。还好有爹娘在老家帮忙联系、处理人情来往,要不然我们父子,在老家还不得让人是过得好了就不认识人了。” “官人,要不给侄子备多一份贺礼,就是伟哥儿给弟弟成亲的贺礼?” “行吧。不能亲自回去祝贺,多给一些钱财也能给二叔长长脸。” 老爷子在家见到儿子、孙子,曾孙都没有回来,心里还是很失望的。 但得知儿子升官了,孙子也升官了,老爷子便高兴起来了。 看到后面得知自己又多了一个曾孙,那就更高兴了。 当场让管家吩咐厨房,晚上家里摆酒席,全府一起庆祝。 然后跟老太太一起,指挥家仆们挂灯笼,放鞭炮。 次日,老爷子回村祭告祖先,家里添丁了。 其二弟、三弟听到动静后,出来帮忙。 祭拜完毕后,老爷子亲自跟弟弟们解释,张涛父子为什么没有回来的原因。 其二弟的脸色也才好看一些,其三弟也一起帮忙劝。 “二哥,国事大过家事,侄子,侄孙他们都是为了国事,你不应该因此怪他们没有回来和喜酒啊。” “胡,我哪有怪他们了。我可是村长,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一个礼拜后,张光在张家村成亲,摆场搞得不,县里有分量的人都亲自或者派人过来了。 因为有一些去了陈家喝喜酒。 陈家是大族,人口过万,每年龙舟赛赢得比赛的,差不多都是他们村。 现在陈彬又是举人老爷,在张家张涛父子没有回来的时候,县里的官员都是去的他家喝喜酒。 其实两大家族之前也互有通婚,但都是份量比较轻的人。 现在是陈家嫡系举人家的女儿,和张家村长的孙子成亲,意义不同以往。 来祝贺的人群,看到张涛父子命人送回来的贺礼,眼中满是羡慕。 张伟二爷爷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很是风光了一把。 张光成亲后不久,老爷子和老太太两人,终究还是忍不住想要享受伦之乐。 二人打着看曾孙的名义,上京来了。 二老的到来,打了张涛夫妇一个措手不及。 “爹,娘,你们来汴京也不让人通知一声,好让我们去码头接你们嘛。” “不用麻烦我儿了,此次进京有陈贤侄一路陪着,也不用担心些什么。” 张涛刚才已经看到了一旁的陈彬,此时听老爷子开口便顺势跟他打招呼。 “谢谢陈老弟了。” “张老哥客气了。” 两家现在论起来也是亲戚,倒是不用称大人什么的。 可怜的张伟,还在江南办着差事,他的辈分就莫名其妙的降了一辈。 从前的陈老哥,如今倒是成了陈叔父。 人生就是如此无常。 今日的仇敌,明日都可能是朋友,何况只是辈分。 客套过后,张涛连忙安排人带他们下去入住。 老爷子、老太太住在东院,陈彬带着两个仆人则是住进了客房。 现在的张家大得很,倒是不用担心住不下。 酒过三巡之后,陈彬出了他的来意。 原来是他已经放弃了继续科考,想要直接出仕。 此时的他带着银票来汴京,想要找张涛帮忙,打点打点,为他整一个空缺。 大家都是亲戚,张涛没有拒绝。 接过陈彬递过来的一万两银票,次日就写奏折举荐他。 半个月后,陈彬的任命就下来了。 如他所愿的谋到了一个知县的位子。 只是位子一般,不属于肥差,也不属于苦差。 陈彬满意地向张涛道谢,然后便带着两个仆人前去赴任了。 老爷子和老太太这些日子,一直在带曾孙,过得很是顺心。 渐渐有些乐不思蜀,也不提回老家的事了。 张涛夫妇见状倒是很开心,毕竟父母在身边,照顾起来也方便不是。 也不用担心御史会上奏参他一本,他不孝,不侍奉父母。 张伟这边带着兵丁保护着桓王、盛长柏一行人。 此次张伟的角色就是起到保护饶作用,所以他只是在一旁看着桓王和盛长柏查账。 来到江南后众人便开始行动,其中桓王还遇袭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