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六章 话说付出有回报 (第4/4页)
用说热的炒菜,让人下碗面你们就对付了,四个菜怎么样?” “六个,四个太少,上四个凉盘,老樊,不是我说你,你看看人家城中的酒楼,来了客人先上凉盘,还有几个小碟子是不要钱的,你为什么不准备准备?” 被称为窦老二的人把衣服领子的扣子解开两个,大马金刀一般地跨坐在那里,哈哈笑两声,对樊家的家主调侃。 “呦,这不是窦家的老二窦穷嘛,怎么,现在真的穷的开始要吃白食了?”不等樊家的人说话,旁边的桌子上有人插了句嘴,听语气他同样跟窦老二相熟悉。 话音刚落,他突然又后悔了,因为有两个人,一老一少,同样没有钱,每人面前一个馒头一碗热水,还有一碟咸菜,真正的咸菜,不是凉拌菜。 按照他的说法。两个人就是吃白食的,他一句话打击一片人,犹豫了一下,见人家老少连头都没抬,就没好意思刻意过去道歉,但脸色明显变红。 “再强调一次,我的名字不是贫穷的穷。是琼楼的琼,很秀气呢,你说吃白食。我还就吃一次了,今天你得请每个桌子上一道菜,不然你的话可是都说出来了。” 窦琼也扫了一眼那老少。然后朝着刚才说话的人挤兑。 “请,一定请,但菜不行,人家樊齐腾家主人手不够,做起来麻烦,就一人一碗馄饨吧,你们点了别的东西的,喝酒的,我就不管了。” 此人很感激地对窦琼点点头,这是有了一个赔罪的机会。否则凭他刚才说的话,今天在座认识他的人以后见了就要嘲笑他一回,人家老少没招你没惹你,你埋汰人家做什么?谁没个难处? 樊家的家主樊齐腾也连忙跟着配合:“今天的馄饨和别时的可不一样,收过高人指点。早上起来备料的时候我专门做了一碗尝过,味道简直绝了,小八,每个人一碗馄饨,点菜喝酒的人等他们吃差不多再上。” 伙计小八很有眼力,答应一声。马上两碗馄饨下锅,稍微煮一会儿,捞出来装碗,并按照昨天张小宝教的方法放料,骨头汤一冲,香气四溢,再于上面撒点香菜葱花,端到老少的桌上。 “老爷子,给个面子,有人非得请客,烫,慢慢来。”伙计很会说话。 老头看看面前的两个碗,又瞧瞧孙子仰头迎上来的目光,摸摸孙子的脑袋,说道:“吃吧,这位叔叔请咱们吃的,等你以后有本事也去帮别人,今天多赶赶路,等到城里,你去学堂,我寻衙门让他们安排个活计,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老丈,您这是搁哪来的?看样子走了不少路。”请客的人见人家老头啥都明白,出声打个招呼。 “西边,孩子他爹娘都出来找活,听说跑到河南道,老家那边只有山,离着边界近,我带着孙子实在不想等了,通个消息都费劲,这不,先找过来,等攒够路费,再去那边寻他爹娘。多谢你了。” 老头解释一下自己的事情,又向此人道谢。 “可别谢,不算个事儿,你们也是路上有难处,等到城里就好喽,像您这样的,根本不需要去找活,到衙门说出自己是哪的人,衙门直接就安排地方养着您的。 小崽儿更不用担心,进城到学堂,马上会有人照顾。这套我熟,要先洗个澡,能吃饭的吃饭,累的就直接选地方睡觉,等起来新衣服就有了,凡是在学堂中,吃穿用,比我们平时都好啊。 不少商人愿意往学堂投钱,比起他们,我这不算什么,我过来的时候听说小宝他们到了,说不定小贝他们一群崽子溜达过去,还能让你孙子见见。” 请客的人继续说着,似乎是说人家的孙子能见到小贝他们是个福气。 “听说了。”老头接过话:“来的路上听说了,在前面的时候,衙门还给了钱,我没出来过,走岔道了,结果绕了一大圈,钱花掉,地方没到,路上不少人接济过。 这边比我那里好,我那里没有衙门管,根本没衙门。一路上听的都是夸赞什么小宝和鹃鹃,还有他们的弟弟meimei。” “夸才对,谁敢不夸?衙门中的救济地方就是按人家两个要求做的,还有养老跟学堂,学堂最开始叫……叫什么来着?”这人说着忘了。 “褒信县先开始的,叫朝阳行动,那时小宝和鹃鹃还不大,刚刚领兵打完仗,回去当官,便有了这个,一直到现在,我们整个大唐所及的地方,都有商人出钱。 前段日子,听说小贝生气了,因为那边有个茂州的通化县中只有官府的幼学,条件很差,而没有好的商人资助的学堂。 所以小贝放话了,说不逼着商人出钱,凡是没有资助学堂的地方,以后全由他们的宝贝糖果屋承担,但是,以后就算当地的商人想出钱,都不给机会。老樊,你说是不?听说你出的钱不少。” 窦琼灌下去一大口酒,帮着补充,还说起新鲜的事情,当新闻听了。 祖孙二人从远处所来,还真不清楚小贝有什么厉害之处,听人家话的意思似乎出钱还得讲个机会。 于是老头不解地问:“不出钱还能要命?小贝什么的给个机会很重要?” “不要命。”被点到名的樊齐腾笑着说道:“只要你没犯错,就没有人要你命,一点不好的后果都没有,你的买卖不会受到打压。 可是,从今往后,凡是那个地方的商人都会被小贝他们备册,将来有任何的好事儿他们都不会找你,而且一旦你犯了事儿,他们说不定会亲自来抓,抓住一个就完一个。 你就算是有本事把状告到含元殿的大早朝上,从陛下到群臣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为你说句好话。 我家确实不出少钱,每个月大概有七十贯左右,不是我不想多给,学堂用不了太多钱,还有其他人再出钱,我一直认为,活在世上,付出才有回报,看上去这个付出是没什么收获的,但其实不是这样。 比如按照我正常的家财,可以从钱庄贷到一万贯,但我去问的时候人家说可以有一万五,就因为我给学堂出钱了,人家看的是你的人品和信誉,一个如此关爱孩子的人,相信他坏不到哪里去。” 樊齐腾把自己所受的待遇说出来,以证明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众人正在讨论着国家大事的时候,打西边过来几匹快马,直接来到摊子前,上面的人下来,当先一个人看看樊齐腾,对其问道:“你是益州樊家的樊齐腾?” “是,您是……”樊齐腾纳闷。 “益州大唐钱庄总管事,昨天小公子跟你见过面,吩咐我们给你提供低息高额度的贷款,说你有偿还能力,信誉保证没问题,如果你不忙,跟我们去签合同。” 来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小公子?你家?小宝?昨天?昨天那个说看风景旅游的是小宝?”樊齐腾听完话,顿时吃惊地喊道。 其他人则是羡慕地看向樊齐腾,心道,果然是付出有回报啊,而且来的这么直接,来的这么快。。。) 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