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小马儿 (第1/2页)
“中东,真是个有趣的地方啊。”朱慈烺目光闪闪,看向了张镇。 “啊……啊……”张镇头皮发麻:“陛下……对了,听闻陛下在黑龙江流域战事顺利。臣恭贺陛下,文成武功,又成大业。” 张镇急忙转过话题来。 锦衣卫官员的身份本来就敏感,张镇要是传出去成了蛊惑朱慈烺出国的人,怕是要狠狠背锅一番了。 “是啊。黑龙江一战,罗刹人远遁千里,北疆大开发的计划一提出。西伯利亚上的那些俄罗斯人的据点纷纷溃散。而今,北疆各处的蒙古部落都已经纷纷臣服。自从矿务局勘探的队伍回报位于贝加尔湖旁边有金矿以后,而今大批大批的移民都已经奔赴边疆开始寻找矿物。要找矿物,自然就要有据点。而今北疆新建了不少据点,同样……也有不少俄罗斯人的据点被大明的移民打了下来。”朱慈烺砸吧砸吧了嘴巴,有些为百姓们的战斗力感觉到惊讶。 似乎,印象里孱弱,喜欢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大明儿郎眼下已经变了一个风格。 动辄打打杀杀,很是冲动暴躁。 这样的冲动暴躁是很让人欣喜的。 当然,那些被大明抢走了城堡,抢走了农田的俄罗斯人是不会欣喜的。 可是,朱慈烺又如何会关注那些俄罗斯人的想法呢? 俄罗斯人战略大收缩,而大明,自然是收获巨大。 “这是大明中兴之气象啊。”张镇有些激动高兴。 “是啊是啊。但距离朕想要的,却还有些差距呢。”朱慈烺眯着眼睛,有些可惜地感叹了一声。 “啊……”张镇心中不妙的感觉越来越浓重。 果不其然,朱慈烺眯着眼睛笑道:“张爱卿,朕决定要去一番埃及。将这苏伊士运河的事情一举搞定,张爱卿以为如何啊?” 张镇表情一僵,感觉口中有些干巴巴,涩涩的。 万万没想到啊,皇帝陛下还是决定要去埃及,要去那奥斯曼帝国。 可是,这一番出巡,那可就是万里海疆。海上风险不说,这千里迢迢劳师远征过去,真不知道要在国内掀起多么惊天的风浪呢。 但是,张镇能拒绝吗? 当然不! 锦衣卫是什么性质的部队? 那是天子亲卫。 无数讨厌锦衣卫之人是怎么形容锦衣卫的?那就是皇帝陛下手中牵着的一条狗。 狗最珍贵,最必需的品质是什么? 那就是忠诚。 背锅又如何,不能背锅的锦衣卫那还是合格的锦衣卫嘛? 张镇心中不断地安慰着自己,随后沉声说:“是!陛下请放心,三个月内,臣安排好一切从天津卫到红海的沿途补给、一应安排全部准备妥当!” “哈哈哈。好!看来锦衣卫在沿途的准备工作,坐了很多嘛。”朱慈烺顿了顿,笑着说:“吃饭,恒信商行那边朕给你们调拨过去三百万银元。远征公司、希望公司也会相应安排。再加上,只有朕去了。朝廷那里才不会婆婆mama的,一个斯里兰卡驻军的分舰队磨磨唧唧,还要等半年才好。 这个唯上的世界里,朱慈烺固然可以权势滔天,一声令下莫敢不从。 但是,朱慈烺不是神仙。 他只能下达命令,却不意味着能够让所有人毫无打折地执行。 大明要在斯里兰卡建立分舰队。 自从大明发现这一回又有外国人在黑龙江的战事里搅和以后,朱慈烺便强硬地继续在海上进军。英国人、荷兰人以及葡萄牙人在亚洲的利益除了东南亚的香料群岛等地以外,自然也是在泰国、缅甸、斯里兰卡以及印度有众多据点。 被称呼为狮子国的斯里兰卡赫然就是这么一个最合适的据点,让大明可以在其中驻军。 而今大明,可谓是将两百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又来了一趟。 无数古老的回忆被唤醒,对于东方中华的舰队,亚洲各国显然更容易接受一些。对比逐利而来,肆无忌惮的欧洲殖民者。千百年来流传下天朝上国名声的大明显得更加像是先进文明的传播者,哪怕大明一样是带着殖民心态而来的。 外部环境虽然很好,大明内部却对于要不要进军印度洋发生了分歧。 朱慈烺虽然最终干涉之下通过了决议,但斯里兰卡的大明印度洋舰队筹建却十分缓慢。要知道,这事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准备了。 远征公司与希望公司更是早已在斯里兰卡扎下据点,连预备的土地都已经得手,就等着一旦确定舰队筹建时间就可以开工建房。 只可惜,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军费的预算在战争过后被议论纷纷,认为不应该维持过高的比例。为此,印度洋分舰队的进程也就为之拖累。 朱慈烺固然有钱,但老拿着自己人去贴补国用不是个长久之计。 朱慈烺想到了奥斯曼帝国,想到了萨菲王朝,更想到了富裕的意大利城邦……以及辽阔的欧洲市场。 当然,沿途之中,东南亚各国,特别是南亚各国也是十分富庶。 比如印度……随便在印度人身上掐一把,别说印度洋分舰队的军费有了。就是印度洋军团的军费也有了。 这个时候,朱慈烺自然不能错过吃饭西去。 “陛下仁厚。臣这就去安排!”张镇精神抖擞地干活去了。 朱慈烺喊住张镇,却是强行给他放了十天的假:“劳逸结合。这个时候瞎忙活什么呢,才从奥斯曼回来,连孩子都陌生了吧。早些回去歇息,工作的事情,朕可不急。况且,朕也需要安排一下。” 张镇憨厚地嘿嘿一下,摸着脑袋走了。 见张镇走了,朱慈烺也是轻轻吐出一口气。 他在宫里逗弄了一下朱和玊。最后一个字是王上面多一个顿号。念su。 朱和玊便是朱慈烺的皇长子了。 有赖于而今大明医学水平不断增强,加上朱慈烺这个穿越客对卫生的了解。朱和玊的成长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而今,朱和玊四岁了。 虚岁四岁,虎头虎脑,这会儿奶声奶气对与朱慈烺说着话。 说的话题呢,却不是什么父慈子孝的话语。而是朱和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