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5章 支持玄奘西天取经 (第1/2页)
玄奘和尚佛法虽是精深,涉世却是未深。【】 他的人生其实很简单,佛祖心间坐,木鱼手中敲,一句阿弥陀佛不离口,苍白如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 他哪里能跟郭业这种大染缸里浸泡出来的五毒俱全之人相比。 一个纯情正太大和尚,一个jianian诈龌龊似鬼狐,根本没有可比性,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 因为之前曾欺瞒过郭业,本就心虚至极,如今被郭业小小这么一诓诈,立马露了怯xiele老底。 他先是心虚地底下脑袋,双手合什念叨了一句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而后才徐徐抬起脑袋,自顾左右张望了一番,看看四周有没有闲杂人,见着四下无人之后,才眨巴着一双萌萌大眼睛,轻声说道:郭大人,此处非说话之地,请随小僧来,寺中西边有一处小树林,那儿无人叨扰你我说话。 言罢,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小孩,低着脑袋一言不发地朝着西边走去。 郭业听罢,心道,果然不错,奶奶的,小哥一诓就诓出干货来了。奋斗在初唐305 旋即,嗯了一声,紧跟玄奘前往寺院西头的那片小树林而去。 此时院中处处都是收拢突厥俘虏的府兵,还有被释放囚禁出来的僧侣,各自忙乱,无人理会玄奘和郭业二人。 很快,两人便到了玄奘口中所说的那处小山林。 这小树林离寺中人流汇集的地方偏远,近乎于寺庙的后山脚下,的确是够清静无人的。 进了林中,玄奘驻足突然冲郭业致歉道:郭大人莫要责怪小僧之前的欺瞒,小僧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并非是有意欺瞒郭大人的。 郭业心中早已知道玄奘到底欺瞒的是什么,习惯性地耸耸肩,很是无所谓地说道:玄奘啊,本官早就猜出你这大和尚不老实,你在灵州呆了年余,不就是想出境西域诸国,然后前往天竺取经吗? 啊? 玄奘尽管有了被人揭穿的心理准备,但是被郭业一语道破心中隐藏只是,多少还是有些震惊和害怕。 据史书记载,玄奘去天竺取经的过程可是非常坎坷和艰辛的,无论是出发前,还是出发后,都是历经劫难,相当的不易。 并非如西游记中所提到的,玄奘出长安前往天竺求经,皇帝李世民十里相送,又是赠送物资又是认作御弟。 相反,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是多次求得朝廷让其西行取经而不果后,偷渡离境前往西行的。 众所周知,在唐朝就是连在国内穿州过省,都需要个个地方衙门发放路引,方能安然过关。 更别提玄奘这种出国前往西方了,没有通关文牒可不就是偷渡客一枚? 这偷渡的其中过程具体有多艰辛,有多苦难,想想便能知道。 当时的大唐正是走向盛世的前奏,朝廷是不允许臣民离开大唐国境的,更何况玄奘这种大德和尚,朝廷管制得更加严格。奋斗在初唐305 生怕这些出国的和尚,将大唐的文化,大唐的军事带到西域诸国,这些东西会让西域诸国逐渐强大起来,会影响到李二陛下将这些国家划入大唐版图的进程。 所以,玄奘西行,其实是在朝廷不发放护照的前提下,偷渡出国离开大唐的。 见着被郭业揭了老底,玄奘表现出几分惶恐,还有丝丝的无奈,叹道:郭大人果真慧眼如炬,半点都瞒不了你,唉,小僧就是想前往天竺佛门圣地,取得真经回大唐,普度世人而已。可是 说到这儿,玄奘的语气陡然转变,竟然有了几分怨气地说道:可是,三番四次去求通关文牒都被拒之门外,还勒令小僧不得出国境。这一年中,小僧至少有五六次出灵州前往边疆,却没有一次不被守疆士卒驱逐回来。唉 一年偷渡五六次不过关? 这玄奘和尚也真是偷渡客的祖师了。 揶揄归揶揄,但郭业还是对玄奘的这种坚韧毅力表示钦佩。 想想也是,若非没有如此大毅力,玄奘焉能西行成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