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纷乱的朝会(一) (第2/2页)
枝春带雨,风动柳絮天微明,苟参和花红小别胜新婚,这一^夜^风^情无限,恩爱缱^绻。 依旧是黎明时分,苟参到了金马门,待诏。 依旧的无所事事。 依旧的枯坐。 与此同时,未央宫宣室殿里正朝会。 丞相邴吉因为身体原因,已经不上殿议政了,如今大汉国的御史大夫是刚刚从颍川郡升上来的黄霸黄次公。 黄霸的一生也可谓是跌拓起伏,早年刘询刚刚的当了天子,那时霍光还当权没死,黄霸公开的反对霍光在大汉各地修武皇帝庙而被霍光关进了长安大牢,不过黄霸也因祸得福,他在狱中竟然认识了当时的研究专家夏侯胜。 夏侯胜为经学大师。当时也是得罪了霍光而被入狱,他著有。门下弟子众多,像如今的太子太傅萧望之、太子少傅周堪。大中大夫、孔子十三代孙孔霸都曾经在夏侯胜的门下学习。 因此,霍光死了之后,夏侯胜官职高升了不说,黄霸自然也就被刘询放了出来,先是做了三年扬州刺史,随后就被晋升为颍川郡太守、接着是京兆尹,然后,又被贬为颍川郡太守……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黄霸就是今后的大汉丞相。所以,对于这个浮浮沉沉几次的新晋御史大夫,宣室殿里的官僚都相当的尊重,起码表面上是相当尊重。 天子刘询看起来精神很好,他看着下面大臣们的脸面,思绪紊乱。 刘询已经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多少次朝和大臣们讨论国事了,从十几岁忽然的被霍光在民间找来,怂恿着进入了未央宫,先是被封了一个阳武侯。然后又被群臣们奉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做了大汉天子。如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时光荏苒,弹指瞬间。刘询经过了太多的磨砺和煎熬。 想当初,自己初为人君。大汉国朝中大臣和和军队的将领几乎全是霍光的人,甚至连关系到皇室安全的未央宫长乐宫禁卫将领都是由霍光的两个女婿范明友和邓广汉担任的。 那是何等的憋屈。 紧接着。拥立自己的丞相杨敞在自己即位后不久死了,紧接着自己相敬如宾的皇后许平君也被人毒死了…… 当皇帝真是孤家寡人的活计,心中有事,能够给何人诉说? 纵然说了,谁人又能够共鸣? 那时,刘询觉得做一个皇帝,其实也不是什么快乐的事情,做什么事情都要看霍光的脸色,甚至再封一任皇后,也是霍光的女儿…… 去年的时候,泰山顶上的一颗大石头突然无故自己直立起来,这不是什么好兆头,因为在刘询当初设立和许平君生的儿子刘奭为太子时,就发生过同样的事情,而那时,太子刘奭差点就死了。 ——有人要毒死刘奭。 多么的匪夷所思,有人竟然要也竟然敢毒死当今大汉国的太子! 可是皇后都能被毒死,这世上又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呢? 无情最是帝王家,明明的知道是有人下毒,可是查来查去的,却找不出到底是何人所为。 当时刘询就秘密的找到了精通易经推演的大师焦延寿,焦延寿给刘询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皇帝就是代天牧守人间的天之子,天子还需自强不息? 一个泱泱大国的天子尚且被告知了需要自强不息,那么,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 于是,隐忍了很多年后,霍家的霍光终于死了,刘询终于看到了“自强不息”的结果,霍家当初设谋毒死许皇后的阴谋败露,满门被抄斩,第二人皇后霍成君被废! 从此后,大汉国才真正的被掌握于自己这个天之子手中。 可是,时隔多年,为什么去年泰山顶上的那颗多事的石头又再次的无故耸立了起来? 焦延寿已经隐匿人间,不知所踪,再也找不到了,他的徒弟京方身为黄门郎,对泰山顶石头直立起来的回答竟然和二十年前他师傅焦延寿对自己说的一模一样——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什么意思? 难道如今的朝中还有类似于霍光那样的权臣吗? 有的话,会是谁? 那个人会是萧望之?还是黄霸?或者是于定国? 萧望之已经没有了职权,去发扬他的长处,教导太子去了,黄霸刚刚经历了官职的调换,他自己恐怕心有惶恐,而且这人一直就老成谨慎,做太守合格,当丞相则小材大用,他不会成为霍光那样的人物。 至于于定国,这人就是一个律法的专家,从来不具有管理百官的才能,何况刚刚将馆陶公主赐婚给了他的儿子于永,他应该对自己感恩戴德—— 那,还有谁? 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