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0章椒房殿 (第1/2页)
椒房殿外寒风凛冽,殿里温暖如春,这一会苟参情绪有些激动和失控,所以还感觉到有些热燥。 王政君一只手握着苟参的手,眼睛不停的在自己这个俊秀弟弟的面庞上锁视,一边给苟参和自己擦着泪水说:“母亲多年前离家时还没生下你,而jiejie那年离开魏郡到长安未央宫里来的时候,去看过弟弟的。” “只是那时弟弟也就三岁,就这么高,正在蹒跚学步,记不得jiejie,也是自然。” 王政君说着像是想起了苟参小时候的模样,在苟参的脸颊上拂了一下,微笑说:“那天jiejie抱你,你认生,不情愿,扭着将鼻涕蹭了jiejie一脸。” 苟参听了“噗嗤”一笑:“鼻涕?” 王政君也笑:“看你,这么大人了又哭又笑的……这些年,弟弟受委屈了。” 王政君说着又掉泪,苟参也叹气,王政君说:“咱们的祖上是齐国王族,后来落魄了,直到祖父那会做过一段绣衣御史。” “咱们王氏一族的老家是在东平陵县,后来在东平陵和一些世族起了冲突,于是祖父携带着大家搬迁到了魏郡。” “咱们母亲就是魏郡的人。” “哦?”苟参听了问:“jiejie,那,咱们母亲那边还有什么人?” 王政君摇头说:“没有了……祖父带着全家到了魏郡后,因为乐善好施,与人为善,很是得到魏郡人的拥戴,我们在那里过的还好。” 早先苟参听谷永几个说王贺做绣衣御史的事情还只是听故事的心态,这会忽然的知道那个私自放走几千成万造反的人竟然是自己的祖父,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咱们的父亲在青年时被祖父送到长安来读书。因为勤奋用功,得到了赏识,就到了廷尉里做了廷尉史。” “其实廷尉史也不算是什么高官,不过对于我们王家而言。能在长安立足。也算是不容易。” 廷尉史其实就是廷尉里派往地方审理案件的人员,位处于基层。 苟参心说王政君说的没错。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自己的那个便宜老子王禁没有后台,能凭着自己的本事在廷尉混一个办事员的职位干,的确算得上是很不错了。 “父亲终日在外。家里的事情都由母亲cao持,长安是繁华所在,经历的多了,也就容易复杂。” 苟参心里一动,听王政君说:“父亲那时除了咱们母亲一个正妻外,还陆陆续续的纳了几个小妾……” “子女不言父母过错,母亲一心为家。父亲却在外面忙碌,天长日久,父母之间就有了摩擦和矛盾……具体母亲和父亲当时怎么闹得分开,jiejie也不多言。” “终于他们大吵一次后。母亲离开了王家,就到了颍川的河西苟家……后来父亲知道你的出生,也不好去见母亲,就让我和哥哥王凤不时的去看看你们。” “直到我被选入宫,咱们一晃就这么多年没见面。” 苟参明白了,原来自己的父亲王禁到了长安后做了廷尉史就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在外面花天酒地,不怎么照顾家里。 而家里的母亲一心cao持家务,养育孩子,任劳任怨,连见一次父亲的面都很难,可是父亲王禁却接二连三的往家里纳妾送女人,于是母亲就很生气。 这个年代男人在外面喝酒找女人很是普遍,纳妾也很寻常。 可是听王政君的意思,自己的母亲李亲活脱脱的就是一个西汉的女权运动者,提倡一夫一妻制度,父亲往家里带别的女人,她就和父亲大闹,终于不能容忍,直到身怀有孕还执意离家出走。 ——母亲李亲主动将父亲王禁给休了! 不过这会想想,自己的母亲的确是一个很倔强的女子,否则后来嫁到河西苟家,在自己的继父苟宾死了后还毅然决然的又带着年幼的自己跑到颖水县住下,真是一个女强人。 苟参恍然,母亲不但脾气倔,而且还很有魄力和远见,否则,那会在颖水县也不会出钱让自己在县府里谋一个侍曹的差事干了。 看来父亲王禁也知道母亲李亲是怀着自己走的,王禁后来让大哥王凤和jiejie王政君不停的去河西探望自己和母亲,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咱们王家女子四个,分别是大姐王君侠,我,还有三妹王君力和小妹王君弟。” “至于男子,是王凤,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还有弟弟你。” “大哥王凤和四哥王崇,我们四个都是母亲生育的,二哥王曼去世的早,如今,我们家的男丁,等于还是八个。” 原来自己和王政君、王凤、王崇是同父同母,那其他的人都是父亲纳的妾所生了。 可是王政君在长安做了太子妃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为何从来没有派人去探望过自己? 王政君像是知道苟参想什么,说道:“父亲给我说过,那年那个苟宾去世后,他去找过母亲的,可是母亲没有理会父亲,后来母亲和你也不知所踪。” “……很多事情,如今看起来,已经说不清谁对谁错了,jiejie希望今后我们王家人都平平安安的,那样就好。” 王禁还去找过自己和母亲? 看来有个性的男女总是让曾经和他们一起过的人不能忘怀。 可是王禁当年去找母亲,到底是去找母亲想再续前缘,还是为了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