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月明空,弘治暗争五十二 (第1/2页)
次日晨起。 立政殿。 得闻李治一早便离了殿,自去太极殿中,媚娘便点点头,不言语,好一会儿才看看瑞安道: “昨夜李家兄弟哪一个来了?” 瑞安一怔,好一会儿才强笑了声道: “娘娘……” “治郎是要对这太极宫做什么了罢?” 瑞安紧紧闭了口,好一会儿又叫了一声: “娘娘……” “我不是怪他……” 媚娘摇头,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道: “我是觉得他有些不信我了……” 瑞安一怔: “娘娘……?” 媚娘点头: “眼下虽封后礼未结,可到底我现在也是有中宫之名的了。这样一点点小事,怎么就能让他插手?” 她顿了顿,却点头道: “何况接下来,前朝之事必然要多……别的且不提,高句丽那边儿只怕便要有消息回来了。你去告诉治郎,就说后廷之事,本宫自会处置得当。高句丽处不时便当有佳音传回,还请他多加仔细。” 瑞安张了张口,好一会儿也只得垮下肩,点头叹道: “是。” …… 片刻之后。 太极殿里。 正忙着把手上各国使节进贡礼单亲自尽阅一遍,看看到底该如何分配安排的李治忽闻得瑞安来报媚娘口讯,一时间也是哑然失笑,摇头好一会儿才道: “罢了……朕说的话,她也是听不过的。” 又想了想,他又勾起唇角,漾起一抹淡淡微笑: “也是……如今她可是中宫皇后,论起来,这宫中诸事,确是得她亲手整治……否则以后便是更替新宫了,只怕也是难……” “主上……您真的答应新修……” 一边儿德安微讶地看着李治,目光惊喜不定。 也难怪他会如此,毕竟李治体弱多病,这太极宫又是旧宫,地势低不说,年年潮热湿气便是叫宫人大受其苦。早在先帝在时便曾三五次表示要重建新宫。可惜因着连年战事,太宗又是一直为长孙皇后之逝所伤,无论如何也离不得这充满了回忆的太极宫,于是一再担搁。 李治摇头,笑叹道: “不答应也无法罢?” 他一边笑言,一边儿伸手从几上拿起一叠子奏疏,拍了拍,又甩在案几上,苦笑道: “也是奇了……千古以来,有哪个皇帝要被自己的臣子们上疏劝着重建新宫的……” 德安立时笑道: “这才叫做美谈呢!主上俭以养性……” “得了得了,你那些好听的,还是收一收罢!” 李治给他一个白眼,拢起手在袖中,好想了一会儿,才看着瑞安道: “媚娘要治后宫,却是应该的。她动手便她动手,只是有一桩,不能让她担上这个名头……否则舅舅又会将一切都推在她身上……这样,朕现在手书谕旨一道与你,你去……不成,你去不合适……” 他摇摇头,又看看德安,犹豫一下才转头喊清和: “你去,拿与首辅诸臣,请他们修定了措辞再行发后宫前朝,明白朕的意思么?不是诏天下,而是行发皇城之中。” 李治扬眉而道。 清和自然明白李治的意思,是只宣于宫掖,点头称是,于是德安伺候着李治展纸挥墨,书下谕旨,着交与清和之后,又问道: “若是舅舅他们问起,为何朕要着令诸首辅亲修此谕……你该怎么说?” 这一问,却是问得清和傻了眼,不止是他,便是德瑞兄弟也是呆住,一时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摸不明白李治的心思。 李治眯了眯眼,咬牙切齿地随手拿起一只玉如意,铮铮地轻敲着玉案,仿似夫子教训弟子般地瞪着三个人,恨恨道: “白教你们这些年了……真是!” 清和急忙奉旨而跪,与立着的德瑞同时行大礼: “臣等愚……” “行了行了行了!” 李治不耐烦地挥手打断,嘴角却扬着笑意: “你们不明白也不奇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