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97章-098章 传法宝殿 (第1/2页)
李昊在六道轮回中生出修行出离之心后,李昊转生来到传法宝殿,开始系统学习三乘经典。 藏传佛教判定佛法共分九乘次第——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 外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所行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法,泛指显教。内三乘是指作部、行部、瑜伽部三部修法。作部又称事业部,有增、息、怀、诛等等法门。这都是随顺众生的愿望而起用的法,也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的方便接引法,并不究竟。行部的修法,目的是了生死、出苦海,才算进入了实修。从观想入手,修气、脉、明点,如颇哇法等等。瑜伽意即“相应”,瑜伽部的修法,事与理相应,言与行相应,上与诸佛相应,下与众生相应。从这里开出三个层次,就是密三乘。密三乘是摩诃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嘛哈瑜伽,意即大圆满相应,将观成的气脉等有相的东西化空,以与无相的法身相应。阿努瑜伽,意即无上圆满相应,以界智为趣入门,进一步把种种显现都化为一实相。阿底瑜伽,意即无比圆满相应,进而合三乘为一大密咒乘。 我们提起藏传佛教总是认为是密教,其实藏传佛教也有显宗。在西藏修学密宗的时候,没有二十年的时间,你想受灌顶是不可能的,必须学二十年显教,教理通达,你才能学密法。 必须考上“阿荣巴格西”,三大寺才承认你是真正的格西。或者起码你得在你的寺院里头考上格西,你才能进入密宗院。密宗院在拉萨市里叫小昭寺,密宗院不收多,仅收五百人。到了密宗院,先学五年,学五年会做坛城了,才能够受灌顶。 受了灌顶了就必须去闭关,最少三年,或者五年,或者十年。闭了关,这个法修成功了,就可以了。之后,你的本尊上师许可你给人家灌顶。显宗二十年,你起码得十岁,或者是五岁,二十年下来,已经二十岁了,最大的是三十五岁。再到密宗院学五年,就四十岁了,再闭关,一出来起码四、五十岁以上。在西藏真正做一位“噶丹次巴”,或者大喇嘛,没有六、七十岁以上的人是不可能的,他们的修学过程限制他了。有人二、三十岁出来传密法,那肯定是骗人的。 西藏佛教是从最初的祖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莲花生大士有莲花部的四加行,格鲁巴有格鲁巴的四加行,噶举巴、萨迦巴、宁玛巴,各有各的四加行,都得修。不论你学西藏的哪一派、哪一教义,都必须学显教。如果你没有学过五大论,就修密宗,那肯定不行。因为藏传佛教有非常严格系统的修行次第,所以很多人对于藏地的上师有很大的信心,不远千里去藏地求法就可以理解了。 藏传佛教是显密圆融的体系,在显宗上的弘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五部大论”为核心的教法学制。五部大论是指:因明学《释量论》、般若学《现观庄严论》、中观学《入中论》、《俱舍论》、戒律学《戒律本论》。按照黄教(格鲁巴)的学习次第来说,大部份寺院里首先学习五年因明学,般若四年,中观二年,《俱舍论》三年,律学四年等,需经十八年的学习,属较长时间的学制。 系统地学习五部大论,可以让我们明白法理,树立正知见,以后修炼中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怎么回事,不至于迷失方向。 李昊在观心塔主要是学习这五部大论,另外修大圆满前行。 讲法殿由八大法坛组成,每个法坛由历代祖师开示,讲述各种经典。李昊熟悉的法师有玄奘法师,无著菩萨,宗喀巴大师,憨山大师,近现代的有虚云和尚,太虚法师,程叔彪居士,元音老人。这些法师都是发过愿,来世弥勒菩萨成佛时,同赴龙华三会。或者是发愿将来在印度金刚座成佛,即使以后得了圣者果位,也要发愿其他佛面前闻法,做他们的侍者。所以都已经往生兜率净土,随弥勒菩萨参学。这些大德都是三藏法师,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开坛说法字字珠玑,深入浅出,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一时间讲法殿内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李昊也是听得如痴如醉,如癫如狂,诸佛妙理,印契于心。 李昊也算是开悟过的人了,也是瞅过一眼月亮的,当然知道大德说的是什么,也能解如来真实义,于祖师讲法都能心心相印。不像有人读经讲法,都是围着手指转,如隔靴搔痒,不得要领。达摩祖师说只有见性的人才能讲经,未见性的人宣说十二部经都是魔说。佛在世间传法,唯一的目的就是给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了佛智的人,才能宣说佛智。没有开佛智的,都是瞎子,瞎师,这种人说法,就是一瞎领群盲,相牵入火坑。修行难,发心难,其实最难的是得遇大善知识。现在末法时期,到处都是恶知识。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谁是大善知识,一般人根本分辨不了。 有人说用三法印分辨,三法印是“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诸行无常好像很好理解,诸法无我好像勉强能够理解,涅槃寂静怎么理解?有人说涅槃寂静是这么这么这么回事!其实都是瞎扯,没有开悟,你说的都不是那么回事。不识本心,你这三法印都是假的,都不是如来法印。 有人喜欢读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句话是心经的总纲,其实绝大部分人都读不懂这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菩萨是在行甚深般若智慧时,般若从哪里来的?从自性而生。没有见性,你的般若智慧从何谈起?用般若智慧去照五蕴,才知道五蕴如水月镜花,都是不实虚幻的,五蕴虚妄,一切苦厄都无所依,所以一切苦厄都空,叫度一切苦厄。你没有般若智慧,只有颠倒妄想,用妄想去照五蕴,是幻上加幻,苦上添苦。后面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