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节 名叫冷月的女人 (第2/2页)
早就醒来的随军记者风尖,又出门找到后勤处。昨晚党委会议确定的战俘交换代表、后勤处处长方正少校正多此一举地擦着手枪,好不容易擦完又挂回墙上,因为今天不带枪。 按中、A两军约定,双方各出一名少校、一名军医,不得携带武器,但允许不超过三名的武装士兵押送战俘,并坦负外围警戒。 经历过宜兰阻击和机场突围两场血战,团里的少校已经剩得不多了。 战前的三个步兵营长,一个战死,一个晋升参谋长后战死,最后一个倒是没死,但突围时在尸堆里躺了三天四夜,醒来又连摸带爬两天一夜,才孤魂野鬼一般,出现在三十多公里山路外的IF团巡山队面前。三个教导员,一个跟搭挡战死,一个在搭挡晋升参谋长时自己也获得晋升,调任IF团政治部副主任,最后一个也许永远留在档案上,只有“失踪”二字。 如今ID团只有荣誉营建制完整,营长由代理团长马镇山兼任,教导员倒是个少校,但刚从内地调来,暂时没摆脱677高地试探式炮击的阴影。 团机关的少校更是青黄不接,从IF团抽调的副参谋长实际上干着参谋长的活,一时抽不开身,政治处副主任则至今空缺。 挑来挑去,只有后勤处处长方正少校能上。 “哎,我说政委。政治处老王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您看着就一点不心疼啊?”方正一边对着铝盘的屁股,整理着校官常服,一边调侃因为找不到镜子而军容欠佳的政委。不过这事不用政委出面,军容再好也白搭。 “保卫股那个叫什么的,师党委好像挺上心,不过马团长没表态,我就先压着了。” “连股室一把手叫什么都记不清,您这政委当得可真清闲。” “这你就不懂了。我反正是个过路的,真把什么都整完了,下任政委不戳我脊梁骨才怪。” “难怪我升官比谁都慢.......唉,该!” “动作快!人家那边怕是都走到山腰了,你还在这磨磨噌噌。” “再、再催........就乱了。” “好吧。” 常曙着实无奈。ID团加EB旅近千号人的眼睛都盯着团长马镇山,盼望着早点打机场,马镇山则默默陪着政委常曙,其实什么时候打机场,后勤处处长方正说了才算。方正是出了名的慢性子,也正因为如此,ID团的补给输送损耗率一直保持着战区最低水平,与普遍的“运十损三”形成鲜明对比。 有些人确实催不得,尤其是方正。 慢吞吞地,方正终于掀起帘布。 常曙又看了看表。奇怪,时间跑得竟然比方正还慢?抬头望着并无多少变化的天空,他感到匪夷所思。 充当中立见证人的随军记者风尖,像背着步枪一样背着摄像机与三脚架,目光神圣。三名士兵全副武装守在担架旁,担架里头蒙面罩的逃兵昏昏睡去。中校军医惮了惮用光的针管,扔进处处不忘环保的风尖用废弃硬纸折成的垃圾桶。 卫生队隶属后勤处,老嘴老脸,轻车熟路。因此方正没多说什么,只以示尊重地说,“早上好”。 中校军医“嗯”一声,双手插进白大卦,不紧不慢跟在方正少校后面。 军医大多为文职干部,肩上有花无星,但在师级以下部队的野战医院里,尤其是需要上前线的军医,一般都授予专业技术军衔。这位军医在战争爆发前,是一所地方县级医院的副院长、副主任医师,编入预备役时按副主任医师的技术等级,授予预备役专业技术中校军衔,上战场后去掉“Y”字,仍然是二杠二星。专业技术中校卫生队长接受少校后勤处长指挥,是很正常的。 常曙向三名从荣誉营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士兵,交代完注意事项,接着又嘱咐风尖几句,才如释重负般点了点头。 风尖忽然觉得,这个嬉笑游冶的年轻中校仿佛一夜之间变老了。 一路上,军医兀自嘀咕。 “只见过没钱不肯救人,没见过救完人又往死路上送的。” “当兵都一个命,怎么死也是死。”方正笑了笑,“您老爱国爱得可真不是时候。” 风尖听着两名校官的对话,故作两耳失聪。 “唉。谁叫我们县是双拥模范县呢?”军医悔不当初,“平时预备役轮到谁吧,最多每年集训几天,谁知道一轮到我就真上战场了。” “悔不?” “悔啊!悔也没用。可团里除了政委,哪个两杠以上不是拖家带口?有人陪着心踏实。” “史医生不是未婚吗?” “小史是异数。”提到史医生,这位副院长不禁感伤,“成都军区总医院出身,又是硕士学历,平时不怎么熟,但有一次突然缠着我要政委病历,神秘兮兮说,先了解了解。我说耶!这姑娘有性格。晃个晃眼吧,人突然没了。” “其实政委也拖家带口,女儿快一岁了。只是所有档案都写未婚。” “听说了。高干子弟嘛,侯门深似海。” “海不海的就不清楚喽。”方正看看身后扛着坦架的士兵,转过头来,照例略过习惯性透明的风尖,表情神秘道:“只是传说中那女儿,会不会是冷队长.......” “呵呵。”军医拉了拉白色手套,“小史嘴上说的要政委病历,其实是冲冷队长去。我什么也不问,把冷队长的也给她。她看完开始不信,上次妇科检查亲自上阵才信的。” “什么情况?” “未经人事呗。” “怎么可能。” “这种事能瞒得过医生?所以团里那么多风言风语,我只一笑而过。” “莫非真是LES?不对,LES也不可能.......” 八卦新闻永远是部队里最热门的消遣方式,方正自然要紧追不舍,但话说到一半,脸色就僵了。 记者风尖热情地挥挥手,“早上好,冷少校。” 名叫冷月的女人就站在太阳远远躲开的小路上,云过风轻般她转过身来,浅浅报以微温似冷的笑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