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五章变故(一) (第2/2页)
术》当中的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中都有记载。 阚玉树也不是得理不饶人的性子,见到有人服软了,自然也不会揪着不放。 只是身边坐着的王盈,嘟囔着嘴,想要上去理论一二。 在数算方面,她可是不弱于人。 不过看着阚玉树不想在这上面纠缠不休,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重建整个伦敦,这种巨大的工程,若是张国维还活着的话,绝对会拍着胸膛说,这个自己很有经验。 湖广的灾后重建,还要其他的地方重建。 到现在都是大明最繁华的地方之一。 修桥铺路更不要说。 在有生之年,还架设了一架跨江大桥,打通了一条几公里的隧道。 几乎就是在年老体衰的最后时刻,都在完成者自己的大工程。 阚玉树虽然对工程不是很熟悉,却也是大明如今差不多最顶尖的一群人之一。 不过接下来还有的争吵,东西方的建筑方式和习惯,都有着巨大的不同。 各有各的审美观念。 最后决定,按照要求,每人各设计一个建筑。 最好要坚固,不再是以前的那种木头搭建的房屋。 而这里发生的事情,也很快就传遍了周围的所有国家。 原本因为鼠疫而没有多人敢于前来的地方,现在都一个个的赶过来,求取一点对付这种瘟疫的办法。 也正是因为如此,西方的国家,对大明就更加的好奇了。 从而更深刻的意识到,在某些方面,他们差的还很远。 遥远的大明,他们去不了,可很近的杨国和大顺,就是他们的首选之地。 也正是在这一年,在离开了洪承畴的封地之后。 在铁甲战舰上崇祯就打开了洪士铭留给他的盒子。 盒子的质量很不错。 使用的也是一套很严密的鲁班锁,在保存着里面的东西。 崇祯不确定,洪士铭有没有打开来看过。 不过他对这种鲁班锁,还是很精通的。 只要找对了方法,不过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很快便打开了盒子。 只见里面还有一层防止别人偷看的巨大蜡丸。 崇祯很是好奇,随即打开了蜡丸,里面就是一张纸。 纸张不值钱,可上面记录的消息,让崇祯看的是脸色铁青。 一场以阴谋来推动的朝廷政令,这种事居然会出现在大明。 崇祯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喃喃自语道。 忽然他想到了周玉凤。 洪承畴能够知道这一切,肯定是他的女儿送信过来的。 那么还在长安城的周玉凤,是不是知道这一件事? 要是知道了的话,又会遭到怎样的对待? 崇祯冷笑了几声。 作为孔胤植的外孙,这也不是多大的秘密,能够做到教谕部部长的职位,若不是朱慈烺挺着,那会那么容易。 在上一次离开大明之前,崇祯就了解过朱慈烺身边的人。 尽管没有特意的去打听,也会有人把话递到他的耳边。 沉默良久,才缓缓地走出了船舱,看向了大明的方向,崇祯子啊这一刻深切的意识到,历史的惯性有多么的强大。 自己短短的几十年改变,又如何敌得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习惯。 若是朱慈烺继续延续下去崇祯的那一套做法的话。 也是有可能改变的。 不过现在看来,朱慈烺已经把他的叮嘱,都扔到了海里,不在被记起了。 崇祯突然不敢再想下去。 当年他刚刚登基之后,遇到的惨境,只要想一想都是不寒而栗。 嘴上说的最好听的人,往往都是不办事的。 而办事的却又是活的还不如狗。 那实在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外面有着强大的敌人,都可以不管不顾的作践自己的子民。 现在看着大明强大了,似乎又要走上老路子。 先是禁枪,接下来,怕是就要开始对军队动手了吧? 崇祯最后闪过这样的一个念头。 为您提供大神春秋各半的《崇祯大明》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六百八十五章变故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