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_第六百八十六章变故(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六章变故(二) (第2/2页)

首辅的位置。

    而这人第一件事就是,要给当年,因为贪赃枉法,收受贿赂被捉拿进工程队中儒生们平反。

    还要给这些人的后代一个说法。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居然就是孔胤植。

    年岁已经老了,居然还活着,这就有点不可思议。

    要知道,在不断的劳动下,当年能够活到现在的人可不多。

    一直守在外面的刘子宽,还真就在进门的时候,滚了一下。

    惹得原本很是郁闷的朱慈烺,瞬间心情就好多了。

    他手下的臣子们,能够放下架子的,也就为数不多的几个,而刘子宽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本来他拨款修建洛阳的皇宫,就已经抽调了大明的财政差不多三个月的税收。

    现在还想要修建,因为地震而倒塌的孔庙。

    不去赈灾。

    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皇上,孔庙可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这个地方若是恢复不了,咱们想要清楚太上皇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可不是很容易。

    而且现在,随着皇上迁都,身边也没有了道院存在,更不需要听取这些人的意见,正是推行自己想法的最好时机。」

    刘子宽也明白,自己待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时间很久了。

    若是没法让皇上在皇位上,一直做下去,自己的内阁首部,怕是也不长久。

    朱慈烺还没有昏了头。

    大明现在的经济,可是随着山东的一次地震,损失很大。

    若是不缓一缓的话,大明想要恢复元气,很难。

    既然国库没钱。

    那么就要开源节流。

    而现在的刘子宽,可没有那种开源的本事,节流还是很容易的。

    毕竟削减军队的开支,只是减少兵力,又不是减少这些人的军饷,想来引起的不满应该不会很大。

    朱慈烺说是这么说,可了解朱慈烺的刘子宽,却瞬间在心里,就明白皇上是有这样的一个倾向。

    只是这件事,不能自己提出来。

    所以这件事,就又成了他要去具体cao作的事务了。

    接下来。

    在很短的时间内,朱慈烺就实现了自己的想法。

    当然,为此付出的就是,要在山东曲阜重建孔家。

    现如今,还在工程队中干活的孔胤植,虽然还没有刑满释放,可已经轻松的,不在干活了。

    而且还有人在身边伺候着。

    这些事情。

    虽然隐秘,可也瞒不过各个封地上的诸侯。

    每一个诸侯王们,都是心中鄙视,可也没有任何一人前去提醒朱慈烺,只加快了吸收大明人才的速度。

    **

    一晃就是三年时间。

    崇祯在杨国和大顺来回的走动着。

    随着大明人口不断的迁移而来,还有其他国家远道而来求学的人,使得杨国和大顺越发的繁荣。

    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乃至于科技。

    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快要赶上大明道院的技术水平了。

    就是此时还没有人,堪破大明的电报机,机械动力,乃至于电灯和电动机。

    不过这些都是迟早的。

    有了论据,也有了实物。

    对一些天才来说,很容易有能够推导出来。

    这天在崇祯刚刚出城的时候,就被通知,说是张嫣和周玉凤要来。

    让他站在原地傻愣了好长时间。

    这一年是崇祯四十五年。

    米脂码头上。

    崇祯在见到张嫣的一刻,只见其面色蜡黄,浑身无力。

    周玉凤稍微好一点。

    却也是面容憔悴。

    好在,早在发出电报的那一刻,就已经介绍了船上病人的情况,在下船之后,也很快就有大夫前来瞧病。

    崇祯很是不解的问道。

    崇祯也瞬间就感觉到了,大明或许真的有事情弄大了,不然有怎么会架船跑到这么远的地方。

    在安顿好了周玉凤之后,崇祯又拉着张嫣的手。

    只觉得双手冰凉。

    崇祯挥了挥手。

    门外候着的高桂英她们此时也走了进来,刚刚她们已经听周玉凤,说起了大明发生过的事情。

    此刻再看张嫣,就发现,在那种情况下。

    能够从海上,跑到澳洲来,是有多么的了不起。

    为您提供大神春秋各半的《崇祯大明》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六百八十六章变故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