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40章 局势的变化 (第1/2页)
东方广播电台战争观察节目,邀请楚国学者米有德、瑞国学者王靖卿,讨论楚国和瑞国可能爆发的危机。 楚国学者米有德十分笃定的说道:“瑞国这次很危险,瑞国与蜀国在红山岭地区的战事陷入僵局。 红山岭战争,直接把瑞国军事实力暴露无遗。 楚国近期的动作,那就是有信心拿捏住瑞国。 楚国单方面拒绝沟通,已经表明楚国的态度。 除非瑞国能短时间结束与蜀国的战争,要不然这次瑞国很危险。” 瑞国学者王靖卿听到楚国学者米有德这样贬低瑞国。 这明显是楚国通过舆论,打击瑞国的士气,削弱瑞国抵抗的力度。 他必须要言之有物的反驳,才能提振瑞国的士气。 如果胡言乱语,反而会让瑞国的士气,流失的更加迅速。 正在这时,主持人王小虎插话道:“下面播报一则实时新闻。 刚刚,蜀国以通电的方式,向宋国宣战。 宋国随后以通电的方式,向蜀国宣战。 宋蜀之间的战争,全面爆发。” 楚国学者米有德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惊讶道:“这怎么可能,这不符合常理。 宋国与蜀国之前,在边境海域确实有些磨擦。 哪怕蜀国确认,这是来自宋国的挑衅。 但在当前的局势下,蜀国也不会向宋国宣战。” 米有德感觉大脑过载了。 宋国确实有登陆欧洲大陆的野心,但蜀国绝对不会如此不智,给予宋国充足的借口。 帝国定下来的规矩,就是为了维持藩属国之间,基本的秩序。 哪怕是蜀国遇到宋国的羞辱,那也不能在此刻向宋国宣战。 这样一来,蜀国确实是痛快了,但蜀国当前的局势,会变得很危险。 一旦瑞国与宋国联手瓜分蜀国,蜀国没有多少实力抵抗。 纵观蜀国周围,他也找不到可以信赖的盟友。 瑞国学者王靖卿激动的说道:“我真的佩服蜀国,这个做法真是太勇敢了。 蜀国与宋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蜀国必定会抽离红山岭地区的军队。 我们瑞国同样能抽调出军队,应对楚国的威胁。 楚国想要吞并瑞国,那是痴心妄想。” 王靖卿终于等到反击的机会。 他趁着米有德楞神的功夫,极力输出自己的观点。 米有德却没有多谈瑞国和楚国的事情,转而谈起宋国和蜀国的情况。 “宋国想要进攻蜀国,这在之前早有迹象。 宋国把兵力从本岛,转移到欧洲西北的半岛上。 宋国本岛气候适宜,适合军队长期训练与驻守。 欧洲西北的宋国领土,最北端都会出现极昼与极夜,哪怕是在夏季,温度也极低。 完全算得上苦寒之地,军队绝不愿意在这种地方长时间驻守。 宋国调动大军在那里驻守,几乎明牌他们对蜀国的领土有野心。 但蜀国的表现,我真是看不懂,他们每一步都走在宋国最希望的那一个点。” 东方广播电台的节目继续播出,但它却以极为迅捷的传递速度,向外界传播宋国与蜀国宣战的消息。 蜀国华沙,蜀王钱明义正在收听东方广播电台的节目。 这个节目近期关注瑞国与楚国之间爆发的冲突。 蜀国有着官方的情报收集渠道。 蜀王钱明义依然喜欢听东方广播电台,这种面向普通百姓的节目。 他能从节目里,了解到各国百姓最真挚的想法。 当他听到,蜀国以通电的方式,向宋国宣战。 他额头上的汗水立刻躺下来,用手狠狠的一拍桌子。 “本王什么时候决定宣战。 蜀国与瑞国打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宣战。 蜀国与宋国只是那么一点矛盾,完全没有必要宣战。” 蜀王钱明义立刻就意识到,这件事情不同寻常之处。 他让小太监通知相关部门彻查这件事。 他同时召见内阁和大都督府官员,立刻来宫中觐见。 蜀王钱明义看到急匆匆赶来的官员。 他语气焦灼的询问道:“本王真的没有想到,事情还能这样做。 通过收集证据和观察宋国的反应,现在可以得出明确的结果。 宋国用死间把宣战电报发了出去。 我国能否撤回宣战电报。” 蜀国首相黎酒无奈的说道:“王上,我国撤回容易,关键看宋国认不认。 宋国处心积虑力,通过死间完成他们的目的,有了进攻我国的借口。 哪怕是其余国家都认为,这封通电代表不了我们蜀国的态度。 但宋国不承认,继续领兵进攻我国。 我们必须要反击,两个国家正式开战,那个时候,电报的真假已经无关紧要。 宋国只是想找一个开战的借口,现在宋国达成了目的,电报的真假对于宋国不重要。 他们只要有这个借口,应对帝国的质询就可以。 宋国绝对不会承认,他们的间谍发出电报。” 总参谋长赵之方站出来说道:“王上,现在撤回电报也晚了。 臣得到前线的汇报,宋国陆军在海军的掩护下,分三路在万方、右集、福宁三地登陆,前方的军队正在抵抗。 我军的主力部署在红山岭地区,应对瑞国的威胁。 我军在北方的军队以新兵为主,同时缺少重武器。 请王上尽快调兵,阻击宋国的攻势。” 首相黎酒听到宋国行动的速度这么快。 他立刻建议道:“王上,宋国这是有备而来,我国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那就是阻挡宋国的攻势。 瑞国只是想抢占红山岭地区,宋国可是想要彻底灭亡我国。 孰轻孰重,请王上仔细思量。” 蜀王钱明义听到首相黎酒的提醒,他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但心里已经在考量,蜀国需要走的方向。 蜀国现在的实力,肯定无法两线作战,必须要做决定,主要应对宋国还是瑞国。 蜀王钱明义做出这个决定,其实并不艰难。 就像首相钱明义提醒的那样,瑞国只是想夺取红山岭地区,宋国却要夺取整个蜀国。 红山岭地区输了,蜀国也能留一些体面。 蜀国与宋国的战争输了,蜀国将不复存在。 “本王记得,瑞国因为和楚国的冲突,他们想要停战。 蜀国的官员,一直在华沙游说我国的权贵。 黎爱卿负责接待一下瑞国的官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