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_第1140章 局势的变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0章 局势的变化 (第2/2页)



    只要条件不苛刻,那就与瑞国暂时停战。

    蜀国没有能力,应对两线战争。”

    首相黎酒听到蜀王做出了最符合蜀国利益的选择。

    他立刻激动地说道:“请王上放心,臣一定会做好这件事情。”

    ……

    瑞国盛隆,大都督府的作战指挥室依旧灯火通明。

    瑞王苏雷这段时间,多次前往这里与大都督府的官员,共同策划瑞国未来的战略。

    二十五日晚,瑞王苏雷看到总参谋长田镇兵与参谋们完成沙盘推演。

    他询问道:“我国在南方边境部署多少兵力,能够阻挡楚国的第一波攻势。”

    参谋长田镇兵叹气一声,道:“王上,至少要部署八万人,其中五万是老兵。

    战车不少于一百辆,重型火炮不少于三百门。

    只有这样,大都督府才有信心,挡住蜀国的进攻。

    新兵易得,老兵难求。

    红山岭地区的老兵撤出来,别说是集山镇,之前的边境线都未必守得住。

    南方与北方全面失守,这个结果,我们瑞国无法承受。”

    瑞王苏雷对于当前的局势,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看样子,我们必须要做到拖延蜀国的进攻时间,或是解决红山岭地区的战事。

    这两件事,必须要做其一,才有希望应对这次的危机。”

    一名参谋,拿着电报快速跑过来。

    “王上,出大事了。”

    瑞王苏雷看到这种情况,他眉头紧皱道:“楚国对我们发起进攻了。

    楚王鲁晨阳这么大胆。

    我拼着脸面不要,也要找父皇解决这件事。”

    参谋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楚国的事情,是蜀国与宋国互相宣战了。”

    瑞王苏雷听到突发的事件与楚国无关,他松了一口气。

    他随后又听到,蜀国与宋国互相宣战,脸上先是一喜,随后露出不解的表情。

    “宋国进攻蜀国,这还是我们推动的结果。

    本王一直有些好奇,宋国通过什么方法,让蜀国宣战。

    真的没想到,事情的进展竟然这样迅速。

    蜀国定力这么弱,直接向宋国宣战。

    不知道宋国究竟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楚国如果对我国使用,不知道我们能否扛得住。”

    参谋长田镇兵欣喜的说道:“这对于我国来说,是非常好的消息。

    楚国进攻我国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现在宋国与蜀国正式宣战。

    我们就能继续之前设想的战略,完成与蜀国之间的停战。

    我国大部分军队都是百战老兵,应对楚国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

    大都督府对于未来的战争,还是充满了信心。”

    瑞王苏雷听到参谋长田镇兵这样说,他心情宽慰了许多。

    “确实是这样,无论楚国用了什么办法

    我们与楚国之间的局势已经非常紧张。

    哪怕是明日就宣战,本王对于这个情况都不意外。”

    他们正在讨论这件事情时。

    又有一位时刻关注各国明码电报的参谋,走过来汇报道:“宋国正式派兵,连夜进攻蜀国。

    宋国把宣战做成了既定事实。

    蜀国通过明码的方式,谴责宋国派遣间谍,发布宣战通电的行为。”

    瑞王苏雷听到这个情报,他先是愣了一下。

    “宋国用的方法这么简单,我国有没有这个漏洞,必须要尽快补上。”

    参谋长田镇兵也是愣了一下,随后说道:“这种方法简单,但却极为有效,还不好预防。

    现在间谍是偷电报机,随后出现偷文件、偷电话,这简直防不胜防。

    甚至不偷,而是选择直接伪造。

    随后像宋国这样,造成既定事实。

    帝国定下来的规矩,现在暴露出来漏洞。”

    瑞王苏雷点点头:“确实有漏洞,必须要及时补上。

    我会联合其他国君,共同向帝国发出照会。

    藩属国之间互相宣战,必须要有帝国确认,宣布这次宣战有效。

    我们瑞国,绝不能重蹈覆辙。”

    瑞王苏雷通过电报,联系在华沙的内阁大臣方度。

    让他趁着蜀国与宋国开战的时间,蜀国急于抽调红山岭地区的军队。

    他尽快与蜀国沟通好,签订停战协议。

    瑞王苏雷做完这件事,他就开始联系与他关系不错的国君,共同向帝国发出照会,弥补宣战程序的漏洞。

    ……

    楚国昌平。

    楚王鲁晨阳紧急召见诸位大臣。

    “欧洲局势变化太快,这也是本王想要稳重形势的原因。

    诸位爱卿对于宋国与蜀国互相宣战这件事怎么看

    这件事,会不会影响我国未来的战略。”

    楚国首相许明翰最先发言:“宋国的举动,满足宋王展铁野心的同时,也是在针对我国。

    我国的动向,他们都能看出来。

    宋国为了针对我国,选择进攻蜀国,解放瑞国的战力。

    宋国明显是想他吞并蜀国的过程中,我国与瑞国两败俱伤。

    无法做到两败俱伤,瑞国只要能拖住我国扩张的脚步。

    对于宋国来说,他做出的选择就不亏。”

    大都督胡伟伟紧随其后说道:“宋国做出的这个选择,确实对我国的战略造成了一定影响。

    之前预计的形式,我国可以打一场闪电战,快速拿下瑞国。

    现在的形势发生变化,蜀国不想灭国,肯定会尝试与瑞国停战。

    瑞国面对我国的威胁,他们也会同属国停战。

    我国所面对的瑞国,那就是全盛时期的瑞国。

    但瑞国的实力在红山岭战场表露无疑。

    我军有信心,拿下已经非常疲惫的瑞军。

    只是闪电战的思路不可取,需要正常的攻城略地。”

    楚王鲁晨阳又听取几位大臣的建议。

    他最后总结道:“局势在快速变化,不能寄希望于局势的变化,全部有利于我国。

    只要我国基于实力,规划国内的战略,我们君臣共同努力,一定能实现楚国既定的战略。

    宋国出兵蜀国,影响不到我国既定的战略。

    全面做好战争准备,不给瑞国休养生息的时间。

    时机成熟之后,按照原定计划,向瑞国发起进攻。

    我们夺下瑞国,占据西欧最为精华的平原地区,这就是霸业的基石。”

    楚王鲁晨阳做出最后的决断,楚国的战争机器,也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