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41章 停战协议 (第1/2页)
瑞国内阁大臣方度在华沙的这段时间,过得很不好。 他是瑞国的使臣,汉人讲究两国开战不斩来使。 对于异族的使臣,都能够容忍,更不论同族的使臣。 但只是容忍而已,方度多次前往蜀国大臣的府邸,全部吃了闭门羹。 他连找人谈判,都不知道去找谁。 方度一直等待着局势发生变化。 他从收音机了解到,宋国正式进攻蜀国,就知道他苦苦等待的机会已经来临。 瑞国君臣一直谋画的事情,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 方度第一次在华沙安心的睡着了。 他知道经过此事之后,局势已经逆转。 不是瑞国有求于蜀国,而是蜀国有求于瑞国。 方度之前一直没有见到的蜀国大臣,他们会主动前来。 他所预料的情况正在变成现实。 第二天一大早,方度刚刚洗漱完。 他就接到蜀国官员的通知,蜀国首相黎酒将会在内阁会客厅会见他。 方度听到这个消息,他心中的忧虑缓解大半。 这就说明蜀国已经做出了选择。 蜀国没有能力进行两线作战。 只能选择和瑞国或是宋国停战。 方度在华沙,瑞国国内也遭遇到楚国的威胁。 这就表明瑞国和谈的诚意很足。 瑞国正在被楚国威胁,急于停战。 瑞国没有时间拖下去,不会趁机敲诈蜀国。 宋国却是用卑鄙的手段宣战,主动进攻蜀国,一副彻底吞并蜀国的架势。 方度猜测,以宋国的傲慢,宋蜀两国之间连基本的沟通渠道都没有。 现在他的猜测得到初步验证,心中完全没有了压力。 瑞国这次所求不多,两国之间只要能达成停战协议,其他的一切事物都好商量。 方度乘坐瑞国大使馆的车辆,前往蜀国首相黎酒所在的会议室。 他抵达会议室,发现这里只有四名官员。 这与他所预料,要与多名官员争辩的场景完全不同。 蜀国首相黎酒立刻迎了过来,他勉强挤出一丝微笑。 “欢迎方度先生前来我国做客。 我这段时间太忙,怠慢了客人。” 方度听到黎酒这样说,他也客气的说了一句没关系。 两国好不容易找到台阶,他总不能因为个人的恩怨,影响到国事。 他们分别落座在长桌对面,开始进行谈判。 两人有着默契,方渡没有谈论宋蜀两国之间的战争。 黎酒没有谈论楚瑞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他们都知道,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两国在红山岭地区打了许久,各自伤亡数万人的战争,才有停下来的希望。 瑞蜀都希望停战,无论之前有多大的仇恨,现在他们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一些影响不大的事物,两人很快确定下来。 例如俘虏的交换、撤军的相关程序等因素。 当他们谈到红山岭地区的归属,两人的冲突不可避免的爆发。 蜀国首相黎酒一拍桌子,大声吼道:“红山岭地区,一直属于我们蜀国所有。 当地的百姓全部加入蜀国的国籍。 你们瑞国说红山岭地区是属于你们。 那为什么当地百姓,没有一人加入瑞国国籍。 瑞国进攻红山岭地区,那就是入侵。 我们蜀国没有管你们要赔偿,那就是我们的大度。 你们瑞国竟然还想占据我国的国土不走,这绝对不可能。” 方度听到黎酒这样说,他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让步。 “红山岭地区是我们瑞国的国土。 蜀国侵占我们瑞国的国土,我们没有让蜀国赔偿,那就是我国宽宏大量。 蜀国还想继续侵占我国的国土,这根本不可能。 我们瑞国全国上下,都不会答应这件事。” 两人的语气都极为坚定,这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不解决领土的归属问题,停战的事情谈不拢。 但两人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让步。 两国的高层已经有了基本的共识,不可能在红山岭地区继续战争。 但两国的百姓,他们根本不会考虑,国家遇到了多大的难处 只是看到国家在红山岭地区一败涂地。 这对于国内的士气,造成致命的打击。 蜀国还要与宋国作战,瑞国也需要面对楚国的威胁。 瑞蜀两国都需要面对战争的威胁,必须要获得百姓的支持。 凡是影响百姓士气的事情,两家都会极力的避免。 因为这个问题,两人从上午拉锯到傍晚,都没有达成共识。 瑞国的危机还没有彻底爆发,方度的态度不疾不缓。 黎酒是蜀国的首相,现在蜀国需要应对宋国的进攻,他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与瑞国的谈判。 蜀国首相黎酒也知道,蜀王钱明义让他来负责与瑞国的谈判,而不是让负责外交的内阁大臣。 这就是因为首相的权力更大,不用事事都请示,可以快速搞定谈判的问题。 黎酒想到蜀王和蜀国百姓都能接受的方案。 他站起身说道:“红山岭地区的归属问题,我们两国既然分歧大,那就搁置这个问题。 红山岭地区停战之后,以现在的实控线为分界线。” 黎酒首相谈了一整天,他才想到这个方案。 这个方案是综合考虑之后的最大公约数。 以实控线为分界线,这就相当于没有从法理上,确定红山岭地区的归属。 瑞蜀两国一旦某一方的实力增长迅速,立刻就会推翻停战协议,再起战火。 以实控线为分界线,对于各国的百姓也有交代。 军队确实是实力有限,只能保住现在的领土,没有赔偿出去一寸领土。 百姓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国家已经尽力的事情,不会表现的那样苛刻。 方度听到蜀国首相黎酒的方案,他眼神立刻亮了起来。 这个方案,可以解决他们与蜀国之间的分歧。 这个方案,无论是瑞国还是蜀国,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都没有吃亏。 方度仔细思考这个方案的具体内容。 这个方案比瑞国之前规划的方案要好一些。 “黎酒首相,我们瑞国同意您提出的这个方案。” 方度权衡利弊之后,同意蜀国提出的方案。 红山岭地区的归属问题,这个停战谈判最大的拦路虎解决。 两国之间的停战谈判,正式进入了快车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