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_第一百零五章:老天爷,你是把老爷子绑票了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老天爷,你是把老爷子绑票了吧! (第5/5页)

的东西。天下越乱,粮食的价格就越高。哪怕是在太平盛世,那粮食的价格也一直是居高不下。所以,也就导致了所有权贵们都将目光投入到了粮食和土地上。因为这是一个只赚不赔的买卖,每一个百姓的心思都是多赚点银子,以后多购置些土地。这要是运气不好,赚不到也就罢了。可若是够努力,也运气不错,赚到了,土地就会一点点的开始出现集中化的现象。手中掌握的土地越多,购置土地的速度就越快。如此往复,土地只会一点点的聚集在一小戳的人手中,整个社会层面的资源和利益,也永远会被这一小戳人给掌控。直到天下百姓无地可耕,无银购粮。便是天下大乱,便是资源重新分配。然后像历朝历代的情况一样,继续开始轮回。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王朝在初建时,都会迎来一波红利期。历史上大多的盛世,也都集中在这个阶段的原因。这是每一个封建王朝诞生与灭亡的根本道理!可如果,一旦他所掌握的内库拥有了天下粮食的定价权和分配权,那么,粮食将彻底的从以往暴利的范畴内剥离出来。没有了暴利和稳赚不赔的情况。那些权贵和掌握社会资源的官绅阶级自然不会再将所有的目光都投向这里。就好像后世的房地产一般,从原本闭着眼往房地产钻的情况彻底改变。虽然在离开土地和粮食后,他们依旧会继续朝着另外一个行业钻进去谋取利益。但这个导向的能力,就会掌握在朝廷的手中。哪怕是向后世学习,进入到房地产,哪怕大明朝的百姓也出现买不起房子的现象。好像本质上并没有改善,依旧是权贵收割百姓利益,但实际上,这正是一个社会在发展的证明。这就好像人会生老病死一般。人类天生的趋利性,也是如此,是无法改变的,权贵,有钱人,资本,永远会赚更多的钱。但是,你不得不承认的是,整个社会从有可能吃不上饭的情况,发展到了可能住不起城里房子的情况。这个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哪怕它不是那么的完美。而这,也正是朱瞻基要的结果!西方的工业化进程为什么那么快有的说那些工业化发展快的,正好有煤炭、有铁资源.....等等。这些虽然都是实实在在的情况,但本质上,是因为西方所有的社会资源,都集中在了这个区域。再详细点,就是所有的资本家、贵族都进入到了这个区域。所以导致了科学和工业在这个时期飞速的发展。用短短两百年的时间,将东方华夏几千年来老祖宗给儿孙们奠定的优势全面超越。如果还在封建时代,华夏不管是什么朝代,只要还保留了这老祖宗打下来的广阔土地,广袤的可居住土地,以及满足人口生存的耕地数量。那么,华夏在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朝代,都会发展成为封建王朝时代的霸主。这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底蕴,是秦汉隋唐历朝的功勋。可封建王朝时代已经持续了太久了,工业化的出现,将彻底结束这一切。所以,朱瞻基要做的,就是在彻底解决了粮食和土地兼并问题后,引导大量的社会资源进入到他想要的行业内。其实这一切都是朱瞻基早就预想好的。从私下让自己亲弟弟朱瞻墉研发混凝土,改善旱地,建造水库水渠。到给老爷子提出摊丁入亩等等革新税收制度的办法。这些都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那一刻做着准备。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漫长的.....早则几十年,晚则可能此生都无法看到粮食和耕地被掌握在朝廷手中的那一刻。但这些,都是他这个后世穿越者来到大明朝后,必须要做的事情。也只有走上这条路,直到有一天完成,大明朝才能具备从社会各层面改革的可能。否则,那些资本,那些权贵们,为何要放弃这么轻松获得利益的行当,而去研发、改革那些看不懂,搞不懂的工业机器呢况且这样的投入还是长期的,短期是没有利益的。而在没有整个社会层面的资源倾注的情况下,仅靠朝廷的力量,工业化....何其之难啊。甚至没有可能。这一点从朝廷每年财政用度的账目便能看的出来。朝廷满足自身的现实需求都尚且可能无法做到,更何况是倾注全力去工业化呢爱阅书香就好像那旱情,这边工业化着,那边大旱,就这么点钱,你是去救灾,还是工业化如果是救灾,工业化没有了钱,必然停滞,或者速度放慢无数倍。所以,西方的方式是,让那些社会资本,趋利而往。让他们自发的,去做这些事情。同时在国策上,制定保护资本主义的国策。让这些资本、贵族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改革,去研发,去发展,去帮助整个国度工业化。因为他们前期所投入的资本,后期都会收益,而且国策保护下,不需要怕被割韭菜。当然,国内的情况不同。但好在他作为穿越者,有史可鉴。或许是因为被二叔这几十万两白银的利好消息冲昏了头,朱瞻基这脑子里不由自主的便想的有些远了。在来到这兑票所在的当铺,将其中的银子取出来,并且送往太子府后。朱瞻基在回到府上的第一件事,便是找来了朱瞻墉那小子。如今自己这个亲弟弟,俨然已经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当然,还有那远在北平的另外一个弟弟,老五朱瞻墡。当朱瞻基在将朱瞻墉那小子喊过来,那小子的眼睛都直了。“大哥,你不是被老爷子叫过去训话了吗哪来这么多的银子啊”出去的时候身无分文,甚至有可能被老爷子要走那刚赚的一万两。可才多大会儿的功夫出去,这回来时,便已经是命人装了一车的银子。“哥,这得有多少银子啊”朱瞻基微微一笑,道:“不多,七万两银子。”“七万两!”“你去哪弄来的!”瞧着这小子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朱瞻基已经完全忘了自己刚刚从那尚书房出来的时的表情了。“别急,这只是小头,大头还没来送过来呢。”瞧着眼前这七万两的白银,朱瞻墉已经是惊骇不已了。如今听到这只是小头,后面还有更多的.....朱瞻墉赶忙瞧着自己大哥,说道:“大哥,你这是把老爷子给绑票了”闻言,朱瞻基先是一愣,转头便笑着一脚踢在他的屁股后,说道:“别卖嘴了,快去,将银子都放好,一会儿还有事情要交代你呢。”朱瞻墉知道,自己大哥既然弄了这么多的银子回来,就一定是要有什么大的动作。赶忙说道:“得嘞,哥,弟弟我是佩服死你了,你是真牛,本来是去受罚,硬生生让你带回了七万两银子。”直到此刻,朱瞻墉这脸上依旧满是难以置信的模样。七万两,这可不是出去吃顿饭的小钱。朝廷一年也就三千多万两白银的朝政。就自己大哥这赚钱的速度,比朝廷都强多了,他能不服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