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九章:老皇帝和老和尚懵了! (第5/5页)
着这些人的情报送往鸡鸣寺中后。 老皇帝朱棣在听到这些情报后,顿时便笑了起来。 “我就说这老二在背地里搞什么鬼,原来是跟那小子暗中商量好了对策,今日前来,为的不过就是堵朕的口。” “这叔侄俩,倒是算计起朕来了!” 听着朱棣的笑声,一旁的姚广孝也是笑了起来。 不过,虽然他们都很认可朱瞻基这次的率先堵住嘴的计策。 可对于那国债之事,却并不觉得有什么。 四五分的利,对于那些官绅和权贵而言,并不算什么暴利。 他们不相信,这叔侄俩靠着这区区四五分的利,便能在京城当中筹措到整整200万两白银的巨款。 虽然靠着这些宗亲,在短时间内便筹措了四十六万两白银的款子。 可这些人都是那汉王与赵王平日里关系甚好的人。 这些人捧捧场子,还是会的。 但接下来呢? 那两百万两的军饷,可还差着整整一百五十四万两呢! 对于筹措军饷这种事情他们太熟悉了,这款子越到后面是越不好筹。 要是真这么容易,他老头子也不会为了每次打仗的军饷而发愁了。 ....... 整整一夜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就当那鸡鸣寺中的朱棣与老和尚姚广孝正在如往常一样,在那寺庙当中闲聊之际。 那汉王府的门口,已经是人满为患。 当昨日那些认领了份额的宗亲们一个个将银子送到户部领了那国债文书之后,便立马跟炫耀似的将这件事给传了出去。 一个个在与旁人讲述当中,简直比那朱高煦讲述的还要精彩。 就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要强过旁人。 加上京城当中权贵的圈子本来就没有多大,这一家两家也就罢了,如今这十几家都认领了那国债的份额,一时之间顿时便在整个京圈贵族当中,引起了渲染大波。 不少的人都在吃着早饭时谈论着那国债的事情。 毕竟在新政推行下,土地收益不如以往并不是一家两家的情况,而是普遍的情况。 以往大手大脚惯了的宗亲贵族们。 如今却要因为新政推行而节衣缩食,这怎么能接受。 对于往后生计的担忧,也并不是一家两家的事情,而是整个京圈贵族的共识。 如果要他们这些人当第一波人,他们自然会因为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而担忧。 可在知道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领了份额,并且带着银子送到户部,领取了国债文书时。 这一个个都急了起来。 首先银子是送到户部的,也就是说,这件事的的确确是朝廷所正式发行的。 而不是那汉王爷自己搞出来的。 虽说朝廷说到底只是老朱家的朝廷。 但从以往的各种事情来看,朝廷无论是做什么,也都是遵照着朝廷法令来办事的。 不会真的出现那种,一句话便罔顾整个朝廷法度的情况。 第二,还给了那国债的文书。 约定的内容都在那文书之中有记录,并且还有朝廷户部的大印。 这更加给予了他们十足的信心。 最重要的是此次朝廷国债一共也就发行了200万两的数额,一旦这个数额全部被人认领。 那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当府里的下人丫鬟从各处得到消息,某某府上已经带着银子去认领国债时。 更是让这些人心中焦急。 尤其是那国债可以随时取出的条件,更是刺激着他们内心当中的贪欲。 这一大清早,不过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 此次朝廷所发行的200万两国债便全部被人认领,虽然还有一些人没有来得及将现银运到户部,但已经提前与汉王约定好。 又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汉王朱高煦一脸笑意的将后续的事情全部安排妥当后。 他压根没有丝毫的停留,便带着户部的折子,朝着那鸡鸣寺而去。 而那鸡鸣寺内,老爷子朱棣虽然也派了人在京城当中四处的探查监视,但因为事情发生和结束的太快了。 他们压根还没有来得及将获取到的情报送往鸡鸣寺内。 那完成老爷子交代筹措两百万两军饷差事的汉王朱高煦,便已经来到了那鸡鸣寺内。 靠着老爷子给的特权,不用禀报,汉王朱高煦便径直来到了老爷子的厢房之内。 在门口命人通报了一声后便走了进去。 瞧着这急匆匆赶来的老二,朱棣正疑惑他来做什么的时候。 却看到那汉王朱高煦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子,uu看书然后将其献给老爷子的同时,说道:“爹,你叫儿臣筹措的两百万两军饷,儿臣已经全部筹措完毕,这是户部的折子,爹您可以查阅。” 随着那汉王朱高煦的话说完,一旁那老爷子朱棣顿时露出了震惊的目光。 原本那幅澹定从容的神情也荡然无存。 一把接过那户部的折子后,便仔仔细细的查阅起来,直到他将所有的内容查阅完,并且在那折子最后看到了户部的印章后。 他终于是相信了朱高煦的话,也相信了他真的在这短短的几天内,便为朝廷筹措出了整整两百万两的军饷! 两百万两啊! 当然,朱棣很清楚,这件事情的背后,一定是朱瞻基那小子谋划的全局。 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无法冷静。 这叔侄俩,凭什么靠着一张嘴,空口白舌的便筹措到了两百万两的军饷? 就靠着他长孙和汉王的名头? 他老头子自己的皇帝名头,为什么就不管用? 每次筹措军饷,去到处弄钱的时候,都是人人避之而不及。 此时感到震惊的又何止老爷子朱棣一人。 向来都一直是云澹风轻神态的老和尚姚广孝,在听到那汉王朱高煦的话时便已经感到了极为震惊。 可再看向那老皇帝朱棣惊变的脸色后,便立刻明白过来,这件事.....竟是真的! ! 这叔侄两个,真的在不依靠朝廷增加赋税的情况下,筹措到了两百万两的军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