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 浴血厮杀 (第2/2页)
前进半步,甚至反被逼迫得后退。 同时,空中飞舞的箭雨也在变弱。长达两个时辰的对射,消耗的箭矢简直到了惊人的地步,而且对人的体力意志力也是一种煎熬。 无论是哪一方的弓箭手,都已无法维继。 近半个时辰没有动上一动的辛京杲,舒展一下手脚,嘿笑了笑。 这里基本已不成问题了,至于南面,辛京杲也不怎么担心。 由于滏阳河处于枯水期,水位相对较低。在南面的窄浅河段,以骑兵直接洇渡并不是不可能。 但,也绝不如想象的那般简单。 且不说河水寒冷等不利因素,战马背负着一个顶盔束甲的人洇渡时速度肯定相当有限。只要有足够的兵马扼守河岸,向润客以骑兵洇渡奇袭的计划根本不可能成功。 然而,巨大的变故在此刻再次出现。 这一次,是真正地惊住了辛京杲…… 向润客原本已然见微的攻势,几乎是在一瞬间变得高炽起来。 数千生力伪燕军步卒,架抬着排筏再度冲下了滏阳河,开始强渡。 但,这并不是最让人吃惊的。 在步卒渡河地点的两翼,数千伪燕军精骑从黑夜中涌现,随即如潮水一般跳入了河中,开始直接洇渡。 眼尖的辛京杲军士卒,惊愕地看到。 伪燕军骑兵的战马两侧,似乎有两个圆鼓鼓的东西,但看不清究竟是什么东西。 如此多的骑兵突然出现,更直接涉水洇渡,已经让人大为吃惊。 更引起辛京杲军士卒诧异的是,顶盔披甲的伪燕军骑兵在洇渡时居然不似想象中的那般困难。 这些骑兵甚至还能擎持皮盾,用以格挡来箭。 “这是怎么回事,骑兵怎么能够洇渡得这么轻松?”都尉王国良一面命人向辛京杲通报这一紧急军情,一面指挥军卒堵截逐渐洇渡靠近的伪燕军骑兵。 但眼前的一切,还是太过让人吃惊了。 问题的关键,似乎就在于每名伪燕军骑兵左右两侧的那个圆鼓鼓的东西。 “那是什么鬼东西?”王国良索性不去多想,把刀盾丢给身旁亲卫,探手取过一弯强弓,上箭后猛一开弦,瞄准一名距离最近的洇渡曹骑。 弓弦声响,一支狼牙破空而出。 生怕这一箭射不中,王国良毫不迟疑地抽出另外一支长箭,上弦开弓准备继续射击。 这时,却听得一个轻微的“啪嗒”声透过嘈杂的喊杀声、水浪声传了过来,视线内,那名曹骑左侧的球状物已然不见。 很幸运的,王国良的第一箭就准确地命中了目标。 事实上,王国良的箭术也算是师出名门,他早先曾担任路嗣恭的亲兵。 路嗣恭本就是唐军中仅次于已去世的李光弼、仆固怀恩的神射手,加之他对自己的属下颇为照拂,王国良也因此能够学得一手漂亮的箭术。 能够在奔腾的河水中一箭射中移动地目标,倒也有些出乎了王国良自己的预料。 不过,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最重要的是,他隐隐约约地猜中了伪燕军骑兵两侧球状物的用途。 那应该是用类似皮革等材料制成的囊,经吹气后成球状。而用途,十之八九是为了减轻洇渡者的重量。 这种能够充气的囊并不常见。 但王国良当年在水军时,曾见过南方有孩童在初学游泳时,用过类似地东西,因此他才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若换做其他人,很难联想到这方面去。 没曾想。向润客居然会使用这种罕见的办法来帮助骑兵洇渡。 “中计了……” 听王国良气喘吁吁地禀报完后,辛京杲眼睛猛地一紧,一种刺骨的冰寒从两脚直升到头顶,甚至能感到头皮都因凉气而发炸,全身简直如坠冰窖。 与此同时,他的脑子急速转动起来,重新将前前后后的事情整理了一遍: 很显然,向润客预料到了辛京杲会提防自己“声东击西”所以特别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 向润客刻意地派遣斥候对其他方便渡河的地点进行勘察,借此引起以引起辛京杲的注意。 随即,在渡河战事开启之后。向润客特地派遣了一部骑兵故弄玄虚,营造出会在其他地点渡河的假像,以此分散辛京杲的兵力。 而他实际的主力。一直都是在与辛京杲对峙。 渡河战事进行了两个时辰,攻防双方都疲态尽现,连辛京杲自己都认为伪燕军这一拨地攻击行将告终时,向润客才露出了自己地獠牙。 他将预留的几千精锐步卒和精骑同时抛了出来,展开了真正意义上的强行渡河。 若不是在黑夜,若不是有辛云京与伪燕军地战事掩盖视听,辛京杲肯定能够识破向润客的这一企图。 然而,向润客就是巧妙地利用了这天时地利人和,完成了一个成功的战略欺骗。 毫无疑问,战局已经发生了极大的逆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