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煤老板啊_第七〇章 谈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〇章 谈判 (第2/3页)

息的能力也只极强。

    这点在马景澄的预料之中,他们一定会想,什么方式是民众自愿的。

    马景澄能够预料到他们会想到这一步,进而往下去探索,之后的事情按照马景澄的话来讲就是: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成功与否,与运气也有关系,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间屋子,陷入了沉默。

    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果留下那个红港科技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陶铃,或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但是他们没有。

    而且这群人,压力太大了,思维一时间被堵住也是难免的。

    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摇头。

    他们走在想,怎样让民众拿出来,而没有想要给民众什么。

    讨论还在继续。

    四人可谓是,一夜未眠。

    另一边,马景澄也一夜未眠。

    他仰头靠在沙发上,盯着墙上用毛笔书写的字。

    曾经放着‘永攀高峰’几个字的地方,挂上了‘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两句话。

    想要得到,必定要先给予,无论你给予别人的是什么,感情也好,知识也好,钱财地位也罢。

    总之你必须要拿出去,你才能收回来。

    楼廊外面。

    张莘月从窗子里看进去,想要开口,最终还是没有。

    除了刚来攀州那天晚上,她几乎就没见到马景澄好好休息。

    她默默地回到了自己房间,她有点不懂马景澄。

    这还是那个木讷的马家小子吗?

    …

    楼下的厂房也是灯火通明。

    都在忙碌着。

    现在是三班倒在运行。

    很多人自愿两班倒。

    不为别的,为了钱。

    加班有加班工资。

    白班一块,夜半就是两块。

    成群结队的人想要干夜班,有人下了班还不肯回去,因为多干一个小时,就多挣一毛钱。

    陶彩的服装工,让那些建筑工十分的羡慕。

    在陶铃街周围,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一群一群的人聚集在一个破旧的房间里。

    厂子里的熟练工,被请去交那些想要进陶彩厂的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小册子。

    厂里的cao作手册,被他们抄写在本子上,认认真真地学。

    男的女的都有。

    这世界上,除了生孩子,似乎就没有男人干不成的事情。

    好些青年,长得挺端正,居然也一头扎进了缝纫当中。

    他们可不管陶彩厂是不是招聘,只顾按照手册挑灯夜读。

    只为将来有一天自己也能进去,一天拿个几块的工资。

    这种情况,马景澄都看在眼里。

    陶铃街已经容不下这么多人了。

    在做其他事情的同时,他也在想厂子应该要往南部迁移的事情。

    ‘游手好闲’组,有很多人,已经无事可干,马景澄只能让他们去到攀州的各个镇上,了解自己需要的情况。

    当然出差费肯定少不了。

    至于陶彩这个品牌,攀州的市场迟早会饱和。

    饱和之后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本来只是针对那么一小部分人设计的服装,如今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要是想要让攀州一个州吃下这么多货物,那是不可能的。

    渐渐的,销售量就会减缓。

    而想要在其他地方卖衣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个摆在马景澄面前的难题。

    解决的方法有两个:

    一、出口;

    二、专营店。

    出口,暂时看起来不可能,没有经销商,也没有自营销售网点。

    只能将目光放在专营店上面。

    如此多的问题,让马景澄根本就没有时间睡觉和休息。

    这件事他不能亲自去处理,只能先派人到各州去探探风。

    仰躺一会儿的马景澄,拿起了从红港订购的世界报。

    他要随时保持着对世界科技发展资讯的了解。

    他这个办公室,除了各种笔记本,就是报纸最多了,哪个国家的报纸都有。

    不知不觉间,外面就飘起了白色。

    雪色暗淡了灯光。

    楼下有人从厂房里走出来,纷纷嚷嚷,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没过多久。

    一辆轿车停在了厂房门口。

    魏和尚屁颠屁颠地蜷缩着跑上来,“老板,有人来接你了。”

    “莘月!”

    马景澄只喊了一声,张莘月的房门就打开了。

    她也一夜未眠。

    马景澄将手里的皮包递给她:“拿着,和我一起去。”

    “和尚,看好门啊!”

    “哎!”

    地上已经铺上一层雪花。

    走到门口。

    开车的人很自然地打开轿车的后门。

    “你从这边,我去那边!”马景澄也很自然地扭头对张莘月说。

    开车的人没有说什么,只是点头。

    外面雪花纷纷扰扰地飘落。

    天气说变就变。

    小轿车一直往东,最后停在了工商部的停车场内。

    李宽等一行人早已在屋檐下等候。

    首先从车里出来的是一个扎着半马尾的女子,有着匀称的身材,长长的腿。

    几人对看了一眼,另一边才冒出一个脑袋。

    秦聿铭看向李宽。

    李宽点头,表示这就是今天的谈判对象。

    尽管秦聿铭在昨天晚上李宽介绍少年资料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如今看到本人,还是有点诧异。

    不过他并未因为对方年龄小就产生轻视心理。

    旁边的陶铃今年也才二十岁,却早已在国际上活动。

    在这片土地上,自古英雄出少年。

    他反倒是更加的重视了起来。

    少年是攀州本地人。

    从长久来看,少年的成长,对于攀州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司机很自然地用一把伞给马景澄遮挡飘落的雪花。

    这算是秦聿铭等人能给出的最高待遇了。

    这年头,商人在某种意义上,比他们这些人还要重要。

    得好吃好喝地招待着。

    即便马景澄是一个少年,一个攀州本地人,也不会因此轻疏。

    马景澄穿着一件黑色的长大衣,搭配着领带,皮靴,很有范儿。

    更有范儿的,是他身边,雪花之中的张莘月。

    脚下一双醒目的白靴子,浅草披风,紧束腰…

    一看就不是平常人。

    陶铃今天穿着一件米色绒衣,套灰色外套。

    身上依旧散发出某种难以言表的自信。

    不过,看到张莘月的穿着,她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心动了。

    与其说马景澄卖的是衣服,不如说他卖的是搭配和新奇。

    相比之下,陶铃觉得自己黯然失色。

    更令她感到惊讶的是,来谈判的居然是个年轻人。

    这是她没有想到的。

    一夜未眠。

    秦聿铭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伸手:“你好,我是工商部负责任秦聿铭,很抱歉,这么早就把你接过来啊!”

    马景澄不卑不亢地伸手,笑道:

    “秦部长日理万机,大雪天还在这儿等我,真是让我过意不去。”

    “这位是基建部部长~”

    “这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