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醉拳 (第2/3页)
国产电影还没有攻破十亿大关的,票房过五亿的都是寥寥无几。 许正阳暂时不用多想。 搞好自己的作品才是正经。 眼下先把剧本拿出来再说。 作为前世的经典旧作,其实《醉拳》的剧本算是非常完善,影片时长更是相当于后世大片标准,远超当时影片的平均时长,近两个小时,难怪成绩那么好。 只是限于当时的时代,有些剧情或者细节可能稍显过时或者单薄了,放在以前还算不错,拿到现在就不行,需要修订雕琢,符合当前观众的欣赏口味。 至于片场布景道具什么的,更不用说了,肯定都要翻新的,但这不是难事。 即便是《情逢敌手》,那也是经过黎导仔细修改,丰满了细节,增加了时代特色,拍摄上也符合现代要求,这才能拿出手。原版放在现在也不行。 只是许正阳并不担心这点,有个好导演就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 他只要写个剧本梗概就行。 总不能什么工作都由主演来完成,那要其他人干什么? 其它细节可以找专业编剧,或者干脆让导演来填充嘛! 这样做更符合他的“野路子”编剧人设。 武校学生能写什么好剧本?剧本太精致肯定惹人怀疑,哪怕别人不会多嘴说什么。 拿出一个合理“故事”就很成功。 起码不会让大家惊诧万分。 这样合情合理。 总不能真让大家怀疑他是国戏戏文系毕业的。 幸亏这个世界和梦中前世有很多差异和改变,娱乐圈完全是大变样,影视方面截然不同。 很多剧本可以拿来随便改。 许正阳有查过,非常谨慎,再说系统给出来的前世剧本绝不可能有这种明显漏洞。 真要感谢前世的慷慨馈赠和系统的超强辅助。 他是这个世界的土著,只是多了一段清晰的梦中记忆,觉得这是自己的前世人生。 但是不是,谁知道呢? 他自己觉得是就是呗!系统告诉他是就是呗! 两个世界的影视资源对比很容易,没有问题。 不用多想,搞就是了。 眼下戏拍完了,参加节目要聘请的训练师还没到。 明天没事,于是许正阳熬夜把剧本主要内容写完。 粗略的大纲搞出一份。 这次新版的主角肯定不叫黄飞鸿。 许正阳可不想把醉拳版和正版黄飞鸿搞混淆,那样太出戏了。毕竟他以后还想拍摄正版黄飞鸿。醉拳版主角可以叫周青、王钟、王超,随便什么名字,但不能叫黄飞鸿。 黄飞鸿就好好练虎鹤双行和佛山无影脚,包括洪拳之类功夫。 人家根本不练醉拳啊! 这完全就是瞎编的嘛! 前世著名南方拳师武指刘嘉良曾经对《醉拳》的批评也不无道理。 虽然那是他自己保守,不懂创新,后来还跟风拍《醉猴》什么的,甚至还为《醉拳》第二部做了部分武指工作,好像是打自己脸,但那只是动作风格的区别,许正阳自己也觉得不能把什么功夫都往黄飞鸿的头上扣,不能把历史名人搞成大杂烩呀! 尤其当时的戏有个鲜明特点,不管黄飞鸿是什么时代的人物,都是一副民国的打扮。 人家是清末民初人士,主要是清末人士,到民初快六十岁了,还能打吗? 不能什么时代都是那种头型。 即便很讨厌金钱鼠尾,但这么拍很出戏,一看就是胡编乱改,生搬硬套,蹭个名气。 这种黄飞鸿根本不叫黄飞鸿,换成任何名字都没问题。 可能也是因为演员的个人形象不适合梳辫子。 或者剧组太穷,必须节省化妆经费才这样搞。 总之就是这样。 直到李连胜版的无影脚黄飞鸿横空出世,这方面才有所改观。 所以许正阳不想在这部戏里提及黄飞鸿,完全是去黄飞鸿化,也不想借用黄飞鸿的名气,只要动作戏拍得好看,不管主角原型是谁,都会有观众喜欢。 难道元龙的《醉拳》主角不写上黄飞鸿,观众就不买账了吗?票房就会受影响了吗? 这应该不可能,关键是动作戏好看。 何况内地观众真不一定知道黄飞鸿,尤其是在相关影片大热之前。 如果前世没有李连胜版黄飞鸿诞生,恐怕黄飞鸿的名气没那么大。 与其说那是南拳宗师黄飞鸿的名气,还不如说那是李连胜的名气,真把角色带热了。 所以在《醉拳》这部影片里,黄飞鸿的名气不蹭也罢。 不提及黄飞鸿,其实就是把时代背景模糊化,没必要太具体,让编剧自由发挥即可。 这些因素就看导演和美术指导或者服化道那些专才怎么设计。 总要比前世原版好看很多吧! 因为时代在进步嘛! 原版服化道的质量之差根本没法说。 毕竟时代不同,很多内容都要改进。 就像十年之后,再看现在用的手机,都是一样的感受。 再说,戏里黄飞鸿钻别人裤裆?编剧到底是怎么想的? 难道那时就流行虐主戏了?但这也太虐了。 人家后辈门徒不会找麻烦?难怪人家刘嘉良气成那样。如果你家宗师被人那么拍摄,你不气吗?刘嘉良没去揍元龙当真是雅量高致,几句牢sao算什么?可能有些徒子徒孙觉得这压根就不是黄飞鸿,随便怎么拍都无所谓。 但咱们不能故意侮辱洪拳宗师。 前世黄飞鸿好像都被符号化了。 如果许正阳自己拍,肯定要修改那段剧情。 逃命的方式有很多,总不至于受胯下之辱。 所以干吗要给主角取那种宗师名字? 就算人家的徒子徒孙不找麻烦,这场戏也要修改。 特别是许正阳和原版巨星的表演风格不同,那位不拘小节,嬉笑怒骂,满地打滚皆是戏,但许正阳更注重自身形象,风格更接近于李连胜。 这是戏剧舞台表演和武术冠军的气质差别,是从小养成的,禀性难移。 即便李连胜演喜剧也和元龙的喜剧风格大相径庭。 或者说,这就是混混型打法和宗师型打法的差别。 两者没有高下之分,就看谁的戏拍得更好。 混混型打法就是主角练成盖世绝学前,打谁都打不过,经常被各路高手收拾得满地找牙,满地乱爬,满地打滚,完全没有形象,但一旦练成绝学,立即摇身一变,变成大高手击败反派,好像练成盖世绝学前,之前练的功夫都没用。 元龙的某些前期作品都是这样。 主角的实力往往从五直接到十。 而李连胜就是典型的宗师打法。 他饰演的主角哪怕还没练成盖世绝学,敌不过大反派,但前期交手依然能打得有模有样,非常漂亮,不会狼狈,会有各种办法先逃走,练成绝学再打。 比如张三丰和洪熙官之类,打不过反派时也能打得很漂亮,打得有章法,进度有度,尽显宗师风范。主角的实力基本是从八过度到十,不像元龙的主角往往前期打得很差劲,最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