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谋:帝妃逆袭_第949章 桑榆暮景俱往矣 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9章 桑榆暮景俱往矣 二 (第2/2页)

直扑安庆城下。陈玉成从天京回到桐城,八月二十五日,他亲临前线,把军队排成扇形,十路挺进,对安庆进行最后一次救援。

    太平军将士每人背负着一束茅草,冲到清军的壕沟前,一面砍杀,一面用茅草把沟填平。

    清军据垒顽抗,集中所有的炮火向太平军密集轰击。太平军前仆后继。

    壕沟里的尸体一层压着一层,和茅草混在一起,把壕沟都填平了。安庆城中的守将吴定彩,趁陈玉成攻击清军后壕之机,带领一批精锐将士,打开西门,绕过清军的壕沟,向东猛攻清军的新垒。

    主攻安庆的清军将领曾国藩亲自命令督战部队排在营垒的后方,对后退清军一律格杀,以阻挡太平军前进。

    如此激战了几个昼夜,安庆城外尸横遍野,连河水也被鲜血染红了。守军因长锁被困,粮食吃光,只好搜食猪、狗、树叶、树皮,许多战士活活饿死。

    九月四日夜,清军在安庆马山脚下挖掘地道,暗暗通到城下,装上大量火药。

    九月五日上午八时,清军点燃火药,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几十丈的缺口。

    守将吴定彩、叶芸来率领太平军将士用躯rou堵住缺口,拚死奋战。最后,全城两万多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安庆陷落,长江以下无险可守,沿江城市相继失陷,过了两年,天京陷落了。

    860年6月21日,湘军在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大军进军长江下游之际,合围太平天国天京的门户安庆。

    湘军吸取了三河惨败的教训,水陆马步配合,稳扎稳打。1864年4月27日,英王率部折回,冲入重围,与湘军进行一系列战斗,终未能解安庆之围。

    1861年9月5日,安庆失陷,1万多人壮烈牺牲,太平军自此节节败退。

    在长达一年的安庆保卫战中,太平军先后投入数十万兵力,最终归于失败,教训极为深刻。

    从战略上看,太平军处于被动保守地位,为安庆一城的得失所左右,被迫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这是最大的教训。

    同时,在作战指挥上也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第一,主要将领缺乏一致而坚定的决心。

    除陈玉成积极主张救援安庆外,其他主要将领都不十分积极。第二,主要将领决心不果断。

    陈玉成、李秀成贸然放弃合攻湖北计划,不坚决夺取武汉就是明证。第三,缺乏集中统一的指挥。

    太平天国没有指定前线最高指挥官,各部主将基本上是各行其是,违反了兵权贵一的兵法原则。

    而敌人一方则十分明确。这是安庆保卫战失败最主要原因之一。所有这些错误,最终导致了安庆的失守,从此,太平天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无法挽回。

    陷落的第二天,英王陈玉成、辅王de杨辅清见大势已去,忍痛率部退出集贤关外,清军多隆阿部由间道抄出安庆西北之王桥头,从侧面堵击退向桐城的陈玉成、杨辅清的太平军,陈玉成越山而走。

    1861年9月7日,桐城被多隆阿部穆图善、石清吉、雷正绾、谭仁芳等部清军侵占。

    8日,陈玉成、杨辅清等部退到安庆石牌之蜡树窠,多隆阿又派温德勒克西,舒亮等人分三路追击,杨辅清率部折回皖南,陈玉成率部西走太湖、宿松,

    “欲上德安、襄阳一带招兵,不意将兵不肯前去,……连夜各扯队由六安而下庐州,……尔言我语,各有一心,……主又严责,革其职权,心繁意乱,愿老于庐城……愚忠於国。”无疑地,安庆陷落,是安徽当时军事形势一个大转折点,太平军只能是处于挨打的地位,敌人却凭着军事上的优势,以水陆二军在安徽地区展开一系列的军事活动。

    太平军的许多重要城市与据点,如池州、无为和州及东关、运糟等处,都一一被曾国荃夺取。

    无为失守后,

    “南北之气中断”了;池州一方面是同安庆互为犄角,又是阻止徽州清军进军之路,所以池州失守后,曾国藩即弹冠相庆:“方幸克复安庆,而池州亦相继而下,从此皖省军务当有起色”东关,自古视为要地,三国用兵,常在此决雌雄;运糟,是当时主要粮台之地;这些重要城市与据点的失陷,对于当时庐州、巢县、三河等地的太平军,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安庆失陷后,曾国藩在1861年9月11日由东流赶到安庆城内,亲自指挥屠杀当地人民的罪行,杀得城内

    “实无一人得脱”,还说

    “大快人心”,难怪两湖人民喊他是

    “曾剃头”,皖南人民喊他是

    “舂骨灰”。退守庐州的陈玉成,为了阻止湘军继续东下,于月10日,率部驻防三河,令吴如孝加强巢县得防御力量。

    由于太平军在江西、江苏、浙江等处的军事活动,不断地取得很大的胜利;同时湘军在这个时候的兵饷发生了很大困难,各营欠饷有七、八月之久;另外,侵占了太平军的许多城市乡村,又要分兵把守,所以

    “人数尚嫌单薄,别无进取之兵”。因此,反革命侵占了安庆后,还不能马上顺流而下围困天京。

    原文发表于1958年第二期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